五彩栗头蜂虎
佛法僧目蜂虎科动物
五彩栗头蜂虎(学名:Merops leschenaulti quinticolor)是佛法僧目、蜂虎科的鸟类,体长约20厘米。羽毛以绿色及棕色为主,头顶、枕及上背亮栗色。嘴形细长而下弯,先端尖,嘴峰有棱脊;鼻孔裸露;初级飞羽10片;尾羽12片;体羽质密、正常且无纵纹;尾形方,中央尾羽不延长,与侧尾羽同形,不具狭或尖形的羽端。脚细弱,翅长而尖,第一片飞羽细小,第二片最长。羽色艳丽,两性相似,幼鸟似成鸟。
形态特征
五彩栗头蜂虎眼先、眼下一宽纹越过栗色耳羽及一狭额纹黑色;头余部至上背棕栗色;下背及翅表面辉草绿色,最内侧飞羽端部沾蓝,初级飞羽第一片周缘、其余飞羽端部及内缘均黑褐色,内翈基部及腋羽红棕色,张翼时见一大翼斑;腰及尾上覆羽淡蓝色;尾羽暗草绿色,中央一对外翈沾蓝色,外侧各对的内翈及羽端具黑色羽缘。颏、喉淡黄色,喉下有一棕栗色带斑,与背部同色相融合,栗带斑下有一黑色环形斑;胸淡棕黄杂以草绿色;腹部以下为淡草绿色。
幼鸟喉下的棕栗色带颜色浅淡;黑斑呈散点状;其下各处的绿色较稀少。
虹膜赤红色(幼鸟者淡褐色);嘴、脚均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18-20克,♀15-22克;体长♂235-240毫米,♀185-236毫米;嘴峰♂27毫米,♀23-27毫米;翅♂96-97毫米,♀90-99毫米;尾♂123-131毫米,♀112-125毫米;跗蹠♂9-10毫米,♀9-10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生活于林区。常见栖于耕地旁山坡的竹林枝桠上、疏林的秃枝上、电线上甚至地面上、耕牛背上、林缘疏林、稀树草坡等开阔地区,也出现于城镇公园和果园。
生活习性
常见从几只到20、30只的群体飞翔于林缘开阔地或河边阔叶林上空,有时栖息于树顶层的无叶枝桠或枯枝上、电线上、或逐只地或几只几只地飞出捕食飞虫;有时又低飞于水面拍溅起点点水花,或自一低垂的树桠落下水面作饮水、沐浴活动,兴尽后即在附近树枝上松羽、整理羽毛等。日落时即聚集于一开阔林地的树上或河边高大的芦苇丛中过夜。飞翔快速,拍翼和滑翔交替使用。叫声悦耳,有音乐性,似“pettigriu”的反复。
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膜蜂、蛾类、小甲虫、直翅类、蝉类,特别是蜂类。
分布范围
分布于苏门答腊南部,爪哇岛和巴厘岛。
繁殖方式
每年4-6月是繁殖期,卵产于深约1-1.5米、直径约5厘米隧道内的巢室中,巢室扩至约20厘米×15厘米大小,双亲鸟共同挖成,一般选取林间河谷两岸壁几乎近水平面的位置。若第一窝被水淹坏,则到已干涸的河谷崖壁再作巢洞繁殖。虽然不是集群营巢,往往在一小区域内有多个巢洞。卵一窝5至6枚,白色,甚近圆形。两性参与孵卵、育雏活动,繁殖期间两亲鸟同栖于巢室。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参考资料
Myophonus caeruleus.The IUCN Red List.2014-01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7 16:3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