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液
中医基础术语
五液在《内经》中有两处代指,一是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一是水谷所化生的津液,在一定条件下化生的五液。五液分泌异常与脏腑功能的异常有着密切关系。
概念
1 五脏所化生的液体,即汗、涕、泪、涎、唾。《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
2 指水谷所化生的津液,包括汗、溺、唾、泪、髓等五种(《灵枢·五癃津液别》)。
解读
一 五脏化五液
《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这是研究五液的主要理论依据。饮食入胃,其精微之气化为津液,藏于五脏,五脏津液充盈,可输布于外窍,而为汗、涕、泪、涎、唾等,是谓五脏化液。说明五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组成部分,是五脏津液充盈,输布于外窍而成。
汗,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化后,经汗孔排于体表的液体,如《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心在液为汗,是指心精、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素问·五藏生成》有“五脏化液:心为汗”之说。
涕,即鼻涕,为鼻黏膜的分泌液,有润泽鼻窍的作用。鼻涕由肺精所化,由肺气的宣发作用布散于鼻窍,故《素问·宣明五气》说:“五脏化液……肺为涕。”
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故说“脾在液为涎”。
泪,由肝精肝血所化,肝开窍于目,泪从目出。泪有濡润、保护眼睛的功能。
唾,是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多出于舌下,有润泽口腔,滋润食物及滋养肾精的功能。
二 水谷化生五液
《灵枢·五癃津液别》“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别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
水谷都从口入体内,酸、苦、甘、辛、咸五味分别注入五脏与四海。饮食化生的体液,有自身运行的通路,通过三焦布散于全身,其中具有温养肌肉,滋养皮肤功能的叫做津,其中稠厚且不易流动的叫做液。水谷入胃会化生津液,津液在一定条件下化生如下五液:如果天热或穿衣过多,导致腠理开张,则汗液外泄。如果寒邪入侵分肉,导致津液凝聚成为痰沫,阻碍气机运行则产生疼痛。如果天气寒冷,则腠理关闭,水气难以从毛孔外泄,则向下流于膀胱,则化为尿与水气。五脏六腑之中心为主宰,耳司听觉,目司视觉;肺调节一身之气,像总理国事的宰相;肝主谋虑像智勇双全的将军;脾主肌肉保护内脏;肾藏精,蒸腾水液儒润与外界相通的孔窍。由于五脏六腑之津液都上注于眼睛,悲哀之时,心中气机郁滞,心的络脉拘急,心之脉络拘急则牵引肺叶上举,肺叶上举使津液向上泛溢。由于心的络脉与肺叶不能一直上举,导致气行或上或下。当肺叶上举,气机上逆时,才会发生咳嗽伴见流泪。中焦有热,易于消化谷食,胃中容易空虚,胃中空虚则肠中之虫上下扰动,胃肠因虫聚积而胀满扩张,所以胃气弛缓,胃气弛缓则气不能降而上逆,气上逆则胃中水液随之上升,唾液从口中溢出。
中医应用
一 五脏化液
心与汗
汗液的生成、排泄与心血、心神的关系十分密切。心主血脉,血液与津液同源互化,血液中的水液渗出脉外则为津液,津液是汗液化生之源。心血充盈,津液充足,汗化有源,既可滋润皮肤,又可排出体内代谢后的废水。汗出过多,津液大伤,必然耗及心精、心血,可见心慌、心悸之症。故又有“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之说。心又藏神,汗液的生成与排泄又受心神的主宰与调节。心神清明,对体内外各种信息反应灵敏,汗液的生成与排泄,就会随体内生理情况和外界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的调节,所以情绪紧张、激动、劳动、运动及气候炎热时均可见汗出现象。惊恐伤心神,又可导致大量汗出,故《素问·经脉别论》说:“惊而夺精,汗出于心。”由此可见,心以其主血脉和藏神功能为基础,主司汗液的生成与排泄,从而维持了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平衡。又,汗是阳气蒸化津液所致,汗多又可耗散心气或心阳,大汗可致心气、心阳暴脱而出现气脱或亡阳的危候。
肺与涕
肺精、肺气的作用是否正常,亦能从涕的变化中得以反映。如肺精、肺气充足,则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若寒邪袭肺,肺气失宣,肺之精津被寒邪所凝而不化,则鼻流清涕;肺热壅盛,则可见喘咳上气,流涕黄浊;若燥邪犯肺,则又可见鼻干而痛。
脾与涎
涎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旺盛,以助谷食的咀嚼和消化,故有“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在正常情况下,脾精、脾气充足,涎液化生适量,上行于口而不溢于口外。若脾胃不和,或脾气不摄,则导致涎液化生异常增多,可见口涎自出。若脾精不足,津液不充,或脾气失却推动激发之能,则见涎液分泌量少,口干舌燥。
肝与泪
在正常情况下,泪液的分泌,是濡润而不外溢,但在异物侵入目中时,泪液即可大量分泌,起到清洁眼目和排除异物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可见泪液分泌异常。如肝血不足,泪液分泌减少,常见两目干涩;如风火赤眼,肝经湿热,可见目眵增多,迎风流泪等。此外,在极度悲哀的情况下,泪液的分泌也可大量增多。
唾与肾
唾由肾精化生,经肾气的推动作用,沿足少阴肾经,从肾向上经过肝、膈、肺、气管,直达舌下之金津、玉液二穴,分泌而出。故《素问·宣明五气》说:“五脏化液……肾为唾。”由于唾源于肾精,若咽而不吐,则能回滋肾精;若多唾久唾,则能耗伤肾精。故古代养生家主张“吞唾”以养肾精。
唾与涎,虽然都是口腔分泌的液体,但是二者有一定区别。涎为脾精所化,出自两颊,质地较清稀,可自口角流出;唾为肾精所生,出自舌下,质地较稠厚,多从口中唾出。故临床治疗口角流涎多从脾治,唾多频出多从肾治。
二 津液化五液
津与液从其性能而言,津较清稀,流动性强,主要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孔窍等部位,并渗入血脉,功能主要是滋润。液较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器官,功能主要是濡养。从津液的生成而言,津液同类异名,多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所以津液并称。《灵枢经》的这些认识,对后世津液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季节的寒温,衣着的厚薄可影响人体内汗与尿的相互转化,即天热汗多尿少,天寒则尿多汗少。为“汗法”运用温热药提供了理论依据,亦说明了“开鬼门、洁净府”的方法治疗水肿病的机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4 11:34
目录
概述
概念
解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