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街
永春县著名集镇
五里街古集镇,永春县是闽南最早的商业市场。据《永春县志》称,民国初以其地距离县城五华里而改称五里街,是永春、德化、大田一带货物集散地,繁荣盛况为全县第一,也是闽南著名集镇之一。位于永春县城西北2.5公里处,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水陆交汇的重要节点名扬海内外,是中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历史文化街区。因其长度在早年间为五华里,所以称之为“五里街”。现存的五里街历史文化街区,简称五里古街,其中主路全长约590米,两侧259间店面大部分为1917年重建的二层或三层楼高土木结构砖柱骑楼
历史沿革
“官田古商镇,满街做生意”,五里街古称“官田市”,解放前是连接闽中闽西北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远在隋唐年代,永春地广人稀,森林植被茂密,溪流水量丰沛,桃溪支流霞陵溪平均水深2米以上,便于舟船行走。据考证,宋元明清至民国末,五里古街的十三阶、海客巷、新亭路等处,客栈林立,商贩云集。五里古街更是舟楫往来,航运繁盛,许港码头每天往返的溪舟船超过百只。这里曾会聚四方商贾,山珍海味交易不衰,是数百年繁华商埠。回眸旧时光,犹能闻到车马喧嚣之声,南北贩卖货物特产的各种口音。
几百年来,五里古街是沿海与闽中闽西北山区商贸往来的重要集散地。永安、三明、南平、德化、大田等闽中内陆山区的菇、笋、土纸、瓷器等,由挑夫沿着崎岖山路,肩负至许港,用溪舟船装载着,沿桃溪向下游,转运至泉州后渚港,销往世界各地;永春本地的陶瓷、香、茶叶、香菇、笋干、土纸等,同样到五里街这里集散,走出大山,走向沿海及世界;而沿海的鱼虾、食盐、鱼脯、紫菜、海带和海外香料、珠宝等,同样由溪舟船运至五里古街,再由挑夫肩挑运往福建内地。
到了抗日战争期间,沿海不少机关、学校内迁永春,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及福建银行集友银行也都在五里古街设立机构,商贸十分繁荣,被誉为“闽南商贸重镇”。
五里古街仍保留有八二三西路、海客巷、八二三西横路、新亭路、十三碣(阶)等商贸遗迹;尚存“瓷帮古道”的古迹和多处明清至民国时期的传统建筑,融合中西方建筑特点的民国商业街风格明显,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
主要景点
十三阶
十三阶,又称“十三碣”,位于永春五里古街内,是连接古街与许港码头的重要通道。这一建筑特色鲜明,全部由溪卵石砌成,高约2.2米,宽约为4.4米,形成上宽下窄的十三级台阶,因此得名“十三碣”。
据历史记载,十三阶的兴起与康熙南巡密切相关。康熙皇帝打算在1682年来闽南游览,并计划到永春巡游。为了迎接康熙帝的到访并方便商贸往来,当时的林侯下令整修古驿道和通往商贸街市的道路,其中就包括了十三阶的修建。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通行问题,还促进了古街的商业繁荣。
十三阶不仅是永春五里古街的重要历史遗迹,更是当地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它见证了古街商贸的繁荣和历史的变迁,成为了连接古街与海洋的重要通道。同时,十三阶也反映了闽南地区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特色,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许港
是福建省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五里街西安很早就有溪舟船装卸码头“古港”,闽南话谐音误传,以讹传讹被传成“苦港”或“许港”。码头在桃溪东支流“霞陵溪” (小溪仔)上,离桃溪约三百多米,当时岸边布满石桩,停靠的木船用竹丝编结的大绳套在石桩上固定船身,便于装卸货物。
永春苏坑、介福以及德化的瓷器,包括邻县德化、大田、永安、三明、尤溪的香菇、笋干、土纸等山货,通过人工肩挑,沿崎岖的山路,来到古港码头装船,顺桃溪水漂流,经南安到达泉州后渚港口,再转大船出洋,把闻名世界的德化瓷器等,送到世界各地。“溪舟船”又把泉州的海产品鱼虾、糖盐、布匹、工业品等,通过溪舟船运到许港上岸,再肩挑到山区内地各县,“许港”成了闽中内地山货与沿海水产品流通贸易的重要枢纽。
古代,桃溪水大又深,《永春县志》记述:“晋江东溪从泉州至石鼓潭可通舟楫”。古时,桃溪的天妃宫岸边,邀祠宫后,真武佃等都有行舟码头,许港是最内陆的第一个。当时永春至泉州没有陆路,运货载人都靠小溪舟船,是永春通往泉州的水路交通之一,许港就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内陆首个起点码头。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0 20:4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