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北宋建都开封后,北方以打猎为生的满人也逐渐南移,定居开封后仍以打猎为生。为了防止冬天无法外出打猎的风雪天气没有吃的,他们便把捕猎的野兔剥皮洗净,挂在枣树上晒干保存,在冬天备用。
他们在冬天用温水浸泡回鲜,加之八角、花椒等调料煮熟,围坐在火旁饮酒食用时意外发现,野兔那种烦人的草腥味没有了,且风干兔肉比鲜兔肉更好吃,味香可口。后来人们就先风干后煮熟吃。经过多年的不断增加调料,人们发现风干兔肉具有“细嚼慢咽,回味无穷”的特点。
后来传入皇宫,经皇上御厨加入20余味对人体有滋补作用的中草药一同卤制,飘出一股沁人肺脾的香味,御厨就给当时因国事而茶饭不香的仁宗皇帝品尝,仁宗皇帝顿时胃口大开,连称好味道,后经一段食用,使其慢性胃病得以康复,于是即对开封风干兔肉予以赐封,终使独具特色的风干兔肉盛行,成为汴梁一绝。
一般选用1.5公斤以上的野兔制作。先将野兔开膛,剥以去内脏,风干七天以后,入冷水浸泡,然后剁成块,用开水氽后洗净,分层次摆入锅内。摆放时在中间留一圆洞,再把花椒、大茴、小茴、砂仁、苹果、豆蔻、丁香、冰糖、面酱、白糖等辅料按比例配好,放入圆洞中兑入老汤,用武火烧煮一小时后,再用
文火煮一小时,凉后捞出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