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井
江苏省东海县安峰镇境内观测实验基地
亚洲第一井位于江苏省东海县,是因为这是继前苏联和德国之后第三个超过5000米深的科学深钻,也是全世界穿过造山带最深部位的科学深钻。该工程建成了亚洲第一个深部地质作用长期观测实验基地,也是亚洲第一个大陆科学钻探和地球物理遥测数据信息库,亚洲第一个研究地幔物质的标本岩心馆和配套实验室,使我国超高压变质带和地幔物质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工程背景
上天、入地、下海、登极,一直是人类不断探索、期望得到深入了解的四大科学领域。人们要对地球奥秘进行探索,解决人类生存所面临的资源短缺,同时面对火山、地震等一系列人类生存环境危机提出科学对策,就必须深入地球内部,去获取地球深部的各种信息,而取得深部地球实物资料的唯一途径只能是钻探。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组织也开始在全球不同地质热点地区进行了大量科学钻探活动。全球最大的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吸引了全球地质学家的目光,江苏的东海就位于这一变质带的关键部位。
早在印支期(约2.5亿年前),中朝板块(以华北大陆为主)与扬子板块(以华南大陆为主)是隔海分离的,到2.3亿年前后,两个板块发生汇聚、碰撞,形成了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地表的物质、甚至深部物质如下地壳、地幔也卷入了其中。其碰撞过程是怎样的?大陆物质发生了何种变化?这是地球科学家探讨的热点问题,也是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立项的依据。
设施简介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是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之一,也是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重点项目。200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该项目可研报告,项目主管部门为国土资源部,项目法人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项目于2007年12月14日验收。该项目是利用深部钻探技术开展地学研究的高科技系统工程,在具有全球地学意义的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部(江苏省东海县)实施中国第一口5000米科学深钻,揭示地球深部物质组成,探索地质带形成机理。
取得成绩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是我国有史以来最深的科学钻井,也是当前正在实施的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20多个项目中最深的科学钻井。项目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首创的“螺杆马达-液动锤-金刚石取心钻进技术”,首次在坚硬的结晶岩中成功钻进5158米,取得了5118.2米的岩心和气流体样品。通过这次科学深钻,我国科学家获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揭示了板块会聚边界深部连续的物质组成、超高压变质区的深部物质组成;证明了地质历史上曾发生的板块携带巨量物质俯冲地幔深处的壮观地质事件,以及发生在700万~800万年前的重大裂解事件;标定了结晶岩地区典型的地球物理场;提出了地壳分层拆离的多重性和穿时性“深俯冲-折返”新模式。
项目已经获得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出版了多部专著,发表了300余篇论文,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5年间到钻探现场进行合作研究或访问的国际同行接近200人次,近3万人参观考察现场;2002年被评为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2004年科钻中心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6年被两院院士评为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共培养博士生有50余人,硕士生60余人,所建立的长期观测站已成为东海县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实施,揭开了我国地质科学研究新的一页,对于探索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发展大陆动力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建立的适用于深孔硬岩恶劣条件的新型钻探技术体系,也使我国的钻探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现场航拍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井场位置图
庆祝主孔完成5100米钻进任务
建设背景
这口井为什么会选择在东海,也是经过多次科学考察敲定的。经过大量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和专家建议,在绵延一千公里的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选出了三个符合科学钻探的选址条件的候选靶区,它们分别位于:山东诸城、江苏东海和安徽潜山。
东海县紧靠我国最大的郯(城)庐(江)断裂带,而郯城历史上曾发生过8.5级大地震。中外地质科学家相继在这里发现了超高压矿物———柯石英,还发现了微粒金刚石,使该地区带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带及最深的古碰撞造成山带的根部。法、美、英、日、土等国的地学家,把这里作为“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宝地。在这一特殊地区实施中国第一口大陆科学钻孔,可以使它成为地学界一个具全球意义的“国际孔”。
1998年1月,由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法国等国的科学家组成联合专家组,共同向ICDP总部提交了在苏北东海进行科学深钻的实施建议书,并得到批准。
2001年8月,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在江苏省东海县正式开工建设。
人们最关心的是工程实施到目前,获得了哪些科学新发现?
记者了解到,在这些岩芯里发现了新鲜的、连续的、定向的、罕见的、超高压变质岩芯;在600—680米处发现来自地幔岩中迄今为止在地球上未知的新物质;在1068米榴辉岩中发现了极端条件下形成的地下微生物;在东海毛北榴辉岩中发现微粒金刚石;在苏鲁地区占有90%的榴辉岩围岩中发现大量柯石英包体。
另外,专家们还进行了液态、气态样品及其原方位测量数据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完成了岩性剖面、地球化学剖面、构造变形剖面、流变学剖面、岩芯伽马异常剖面、矿化剖面、岩石物性系列剖面、地下流体化学剖面、地下微生物剖面等14种测井参数剖面;发现了地下特殊的氦、二氧化碳等流体异常;首次利用深孔进行三维地震探测及数据处理,地震层析资料揭示,扬子板块与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之间的响水断裂为超岩石圈断裂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4 19:51
目录
概述
工程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