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罗号
引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船只
亚罗号(Arrow),是引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艘船只,为香港华人苏亚成所有,向香港英国政府登记为英籍。
历史背景
1856年10月8日,悬挂英国国旗的亚罗号停泊在广州黄埔,巡河水师千总发现执照已过期11天,登船搜索,扣留了十二名涉嫌走私的中国水手。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向两广总督叶名琛抗议,要求放还水手及道歉,并要求移办该水师千总。巴夏礼即向两广总督叶名琛施压,要求放人,并在他本人在场的情况下,由梁国定出面送还被押水手,公开道歉。在迅速审讯后,叶名琛照会英国领馆,查明12人中,有粱明太、粱建富两名水手为海盗,并连同另一人吴亚作为证人继续审讯,其余九人可以送还。交涉中,叶名琛据理力争,声明亚罗号是中国船,其港英执照系船主花1000洋银购买,且船上并未悬挂英国国旗(侮辱国旗为英国人捏造,亚罗号当时已停止悬挂英国旗6天,只悬挂信号旗),无侮辱国旗之事。得到巴夏礼的禀报后,英国公使包令查出此船的香港执照已经过期两个礼拜,但是,他暗示中国人并不知道,应该向中国人说明此船完全受英国的保护。此后,包令、巴夏礼和英国海军商议(此时他们通知英国海军准备扣押一艘中国官船),由巴夏礼发出最后通牒,限叶名琛24小时内,释放全部水手并正式道歉。 面对英国的最后通牒,叶名琛只好决定派南海县丞许文深亲自解送全部水手12人到英国领馆,但坚决不道歉。 英军于是驶入珠江口,炮轰广州城,隔十分钟炮轰一次总督衙门,不久退出,叶佯称大胜。12月15日,广东人民见英军退去,纵火焚洋人居室,连带广东十三行皆成乌有。结果促使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之役)爆发。
事件
1856年10月,英殖民主义者利用“亚罗号事件”制造战争借口。“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船,曾为走私方便在香港英国当局注册,但已过期。10月8日,广东水师在“亚罗号”上逮捕几名海盗和涉嫌水手。这纯系中国内政,与英国毫不相干。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在英国驻华公使、香港总督包令的指使下,致函清两广总督叶名琛,称“亚罗号”是英国船,捏造中国兵曾侮辱悬挂在船上的英国国旗,要求送还被捕者,赔礼道歉。叶名琛据理力争,态度强硬,而且不赔偿、不道歉,只答应放人。10月23日,英军开始行动,三天之内,连占虎门口内各炮台。27日,英舰炮轰广州城。29日,英军攻入城内,抢掠广州督署后退出。12月,洋行夷馆被毁,尽成灰烬。一艘自广州开往香港的英国邮船遭劫。1857年1月,英军焚烧洋行附近民宅数千家,后因兵力不足,为等待援军而退出珠江内河
1853年英美等国掀起了“修约”交涉未能得逞。10月初,一艘100吨的中国商船“亚罗号”,自厦门开往广州,停泊黄浦。船上水手全是中国人,船主苏亚成也是中国人。该船曾被海盗夺去。为了方便于走私,该船曾在香港英国政府领过登记证(该船被扣留时登记证已过期)。10月8日,广东水师船捕走窝藏在船上的2名中国海盗和10名有嫌疑的中国水手。不想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借口该船曾在香港注册,领有执照,硬说是英国船,甚至捏造说中国水师曾扯下船上英国旗,侮辱了英国,无理要求两广总督叶名琛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道歉。但是当22日,叶名琛把12人全部送还时,巴夏礼仍然拒收,连叶名琛送去的信件也拒绝拆阅。23日英驻华海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这样“亚罗号事件”成为了英国政府蓄意挑起侵华战争的借口。
有三件事情证明中国对此船的检查符合国际法规定。其一,此船登记证过期(英国议员在下院作证时已经自己证明了这点);其二,此船并未像英国驻广州领事馆代理领事巴夏礼所言悬挂了英国国旗,而只是悬挂了信号旗,所谓中国水师扯下国旗,实乃无稽之谈;其三,即便英国宣称对此船有管辖权,但是,根据国际法的相关惯例,悬挂国旗的船舶必须与船旗国有真正联系(亚罗号的船主曾是中国人苏亚成,后为苏亚明,而他雇佣英国人肯尼迪作船长并不能改变此船的物质所有权),船旗国应对悬挂其国旗的船舶有效地行使行政、技术及社会事项的管辖和控制权(就是仅仅悬挂国旗也是不够的)。
船籍历史
同时,国际法惯例赋予船舶停泊或者航行的水域属于某国时,某国可以根据下列情况进行检查(即登临权):该船从事海盗或贩卖奴隶的行为;无国籍;拒绝展示国旗;虽然悬挂外国国旗,但实际上与船舶同一国籍;等等。
从澳至于中国水手是否扯毁了英国国旗,据梁国定说,当时并未见该船升起任何国旗,而英国《泰晤士报》的最初报道,也未提及此严重事件。同时,香港的英文报纸也报道说澳门的一艘在案发时停泊在亚罗号旁的划艇证实并未见亚罗号悬挂英国国旗
门运送大米到广州亚罗号在被检查前,已经被被一位名叫罗萨利奥的葡萄牙水手告发与海盗有染。澳门当局曾经准备登船检查,却被亚罗号逃脱。而当此船到达广州时,梁国定接到报告,此船上的一名海盗梁明太竟大模大样地以水手的身分出现在亚罗号上,水师们随即上船缉拿全部14名水手。经过肯尼迪的斡旋,梁国定带走12名以资调查。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03 10:58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