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白是京剧术语,指在京剧形成过程中,为更好地适应北京的观众的欣赏习惯,在北京语言的基础上,创作出的一种韵律化、节奏化、朗诵化的新型物态语言。与之类似的还有韵白、苏白、广白等,京剧念白有京白、韵白两种。京白是
京剧中比较常见的念白方式,
花旦、
丑角用的较多,其他行当
搀杂着有一些。“京白”,不是京剧念白的简称。
在京剧演员中说“京白”说的好的从来就不多,念白也该当艺术研究,尤是“京白”,绝不是普通说话,里面的技巧也不少。我们称侯宝林是语言艺术大师,正是因为他运用语言的技巧很高,表演讲节奏、有张力,让人耐听。京剧也如是。
四大名旦里梅兰芳的念白最好,若论“京白”还是首推
荀慧生。我们现今能听到的他的录音大部分是花甲之年的演出,虽音色黯哑,但细听起来还是那么娇嗔俏皮,难得的是那份考究,每个字就像一个音符。其弟子能把“京白”念出味儿的不多。
旦角里小翠花的“京白”也好,但不同于荀的纯真可爱,反倒有点爽辣的感觉,让人一听就想起世井妇人的劲头。
花脸里“架子花”的“京白”多些,听过的戏印象中
侯喜瑞、袁世海的“京白”很有特色,铜锤中王泉奎的不错,而裘盛戎的就不好。 丑角中说“京白”是常事,现今的一些演员多把心思用在抓哏上了,“京白”全似平日说话。听听萧长华、马富禄的,一个冷利雅致一个泼辣爽快,都毫无油滑之调,更无哗众取宠之感。武丑里叶盛章及其弟子张春华的都听来出口如珠,令人慨叹。 “京白”也要提着气念才有神彩,每句台词都该有所艺术把握,才等起到应有的效果,记得有人评价马三立说:“别看他说相声像落家常,摆到纸上哪句也不是废话”。京剧也是同理,念“京白”也得下大功夫的。
爱“过把瘾”的人不少,“生一千,旦一万。”鲜见学丑的,另一方面爱听丑的也少了,会欣赏丑的更少。其实丑角在很多戏里是很重要的,在后台,也是丑角为尊,他不勾脸点白,谁敢动手?梨园敬丑。哪行都要说戏词,唯丑角能讲点大实话。
若花旦“京白”就是耍娇,丑角“京白”就是逗哏。这样的“京白”不是艺,不耐听,不会为人物或戏添什么彩儿。旦念“京白”易尖利,丑念“京白”易啰嗦,这都是功夫不到家,京剧的深遂也在此,容不得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