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二夹弦是,它相邻地区,距今已有,是由最初的“纺棉小调”吸收“花鼓丁香”、“大五音”和“四根弦”等艺术元素,经过民间艺人的持续努力,逐渐形成的一种传统戏曲剧种。
发展历史
清末以来,二夹弦戏班就经常活跃在皖北大地上。
1958年底县委根据当地群众的建议,成立了亳县二夹弦剧团。
《桑园会》、《张文生赶考》、《花厅会》三个二夹弦传统小戏应运而生,立上舞台。1959年10月亳县二夹弦剧团演出的《金龙盏》受到阜阳行署领导的高度赞扬,被誉为“跃进剧团”。
1960年3月,二夹弦剧团因成绩卓著,又被评为省文化工作先进单位。
1962年亳县二夹弦剧团的高中贤、王玉芹曾与山东定陶二夹弦剧团赴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二度梅》,受到刘少奇、陈毅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63年山东定陶二夹弦剧团特邀高中贤、王玉芹、马璐等人再度赴北京景山公园演出《金龙盏》,受到了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领导人对这一稀有剧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神奇的传说
据史料记载,“二夹弦”这一稀有剧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关于二夹弦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奇故事:清朝嘉庆年间,山东濮州有一姓明的秀才虽然家境贫困,但他酷爱诗歌,精通韵律,一日他听到女儿纺花时哼唱的小调和弹纺棉花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美妙悦耳,十分动听,于是他把谱子记录下来,教女儿唱。因遭天旱,父女南下逃荒,沿途唱着他编的小调乞讨,每到一处村里人都很爱听。
这就是最初的纺棉小调。
后在“花鼓丁香”、“大五音”和“四股弦”的基础上,经过老一辈艺术家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才逐步形成了二夹弦。
术家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才逐步形成了如今的二夹弦。
群众基础
二夹弦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刻地反映了皖、鲁、豫一带的风土人情,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群众曾用这样的话来赞美其唱腔的优美:“撕绫罗、打茶盅不如二夹弦哼一哼”、“二夹弦哼一哼,不穿棉袄能过冬”、“不吃、不穿、不过年,也要去听二夹弦”……1958年亳县(今亳州)正式成立了二夹弦剧团,有马璐、王云谋、高中贤、王玉芹、吴志修等老师担任主要演员。演出的主要剧目包括:《大铁山》、《金龙盏》、《三进士》、《叩头:二、三堂》、《借当》、《王林休妻》、《对绣鞋》、《苏家滩》、《兰桥》、《站花墙》、《卖宝童》、《三拉房》、《穷劝》等70多个。
特色
二夹弦戏剧很有特色。戏班是家族式的“子弟”班。艺人们同病相怜,患难与共,合作很好。
艺人多是一专多能,演员能演几个行当的角色,伴奏人员能身兼多职。行当上虽发展到“六门十二行”,但主要的是小生、小旦的戏,
红脸的戏也不少,
小丑的重头戏不多,花面也不多,多由红脸兼唱。
剧目多是表现男女爱情和宣扬伦理道德的且农村题材居多,乡土味很浓。
二夹弦唱腔是在“纺纱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曲调由黄河船歌、渤海沿岸的渔民号子、打夯号子及民歌小调等融合变化而成。
在发展中又汲取了花鼓、梆子、琴书等民间歌舞、戏曲的音乐营养,经历代艺术创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唱腔,既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又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演唱技法上以大本嗓子吐字(唱词)假声拖腔。即句尾用鼻音和胸音的有机结合,模仿手工纺车音色的特殊效果,形成了真假声频繁交替的二夹弦声腔特色。
而亳州二夹弦在解放后向外学习中既吸收山东“二夹弦”清新柔美的旋律,又采取河南“二夹弦”高亢明快的节奏,渐渐形成了自己刚柔相济的特色。
价值
“撕绫罗,打茶盅,不如二夹弦哼一哼”,“二夹弦哼一哼,不穿棉袄能过冬”,“不吃不穿不过年,也要去听二夹弦”,这些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村言俚语,表达了对二夹弦这一剧种的喜爱和赞美,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稀有剧种的珍贵价值。
现状
随着
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众多原因的影响,全国仅有的几个二夹弦剧团都相继消失。
亳州谯城区梆剧团是仅有能够演唱二夹弦这一稀有剧种的文艺团体,但仅仅是一些小剧目。
二夹弦基本上濒临灭绝。为了使二夹弦这一稀有剧种能够保存下来,亳州市谯城区决定,在不影响春秋季演出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确保每年排演一台《二夹弦》大戏,并进行公演。
从1999年以来,亳州二夹弦剧团参加安徽省折子戏、小戏大赛,《刎经堂》、《寻妻》、《三更情缘》等剧目均获得了好的奖项。
2006年,二夹弦被列为安徽省首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的二夹弦,不再是一个
剧种,可以说,她已经是亳州优秀
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象征,是亳州人民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