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枷锁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创作长篇小说
《人生的枷锁》是英国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15年。
内容简介
菲利普・凯里生来就是跛子,自幼父母双亡,由当渔村小牧师的伯父照应。伯父虚伪,菲利普童年生活很不愉快。菲利普进寄宿学校后,他的残疾使他饱受同学的欺侮,因而不合群。伯父告诉他,要笃信上帝。菲利普祈求上帝治好他的跛足却毫无结果,这使他对上帝感到极大的失望。伯父指望他上牛津进修神学,他却坚持要去德国学习。18岁的菲利普进了海德,在那里学习。以前他觉得不信神是莫大的罪孽,现在他看到他的一些无神论者朋友道德很高尚,因此他下决心不再信仰上帝。菲利普从德国回来后,与年龄比他大一倍的一个老处女发生了关系,因为他觉得一个20岁的人理应有点爱情经验。但菲利普立即感到后悔,他去了伦敦,当了一年会计,又去巴黎学美术。由于缺少天赋和钱,两年后他又回到伦敦,开始学医。
不久,菲利普遇到一个漂亮、轻薄的女招待米尔德丽德,迷恋她而不能自拔。然而当他求婚时,米尔德丽德毫不客气地说她准备嫁给另外一个人,因为菲利普钱太少。菲利普对她又爱又恨,神经差点崩溃。后来菲利普遇到一个单身女作家诺拉,她虽贫穷,长得也不好看,但开明得体,两人成了情侣,一时菲利普感到很幸福。可不久,米尔德丽德受骗后,带着身孕,一文不名地回到了伦敦。菲利普立刻狠心地抛弃了诺拉,为米尔德丽德花了大量的钱,但她的报答是跟一个菲利普当做好朋友的男人走了。于是菲利普强迫自己加倍努力学习。在实习医院里他结识了一名叫索普·阿瑟尔尼的青年,与他成了好朋友。一天晚上,菲利普在街上意外地又见到米尔德丽德,她已经变成了街头妓女。菲利普出于怜悯,把她和她的孩子安置到自己家里。米尔德丽德设法与菲利普恢复爱情关系。但菲利普坚持与她朋友相待,最后米尔德丽德狂怒地大骂起来。她又一次离开菲利普。菲利普后来破产了,正在他挨饿时,索普一家把他接去住,还给他弄了个工作。
菲利普30岁时,伯父死了,留给他一笔钱,他这才完成医学课程,拿到了文凭。他想去当船医,周游世界。可他发现索普的大女儿萨拉已经长大成人,萨拉一直暗暗地爱着他。这时菲利普突然醒悟:他一生波折,老是在期待中生活,从未有过正常生活,现在他应生活在现实中。因此他和萨拉结婚,一起到小渔村去定居。
创作背景
《人生的枷锁》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德、意、美、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当权者在国内残酷地剥削压榨工人、农民及广大劳苦大众;在国外,他们为了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瓜分殖民地,更加野蛮地侵略、抢占、掠夺、压迫广大殖民地人民。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还是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劳苦大众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矛盾、国家矛盾、民族矛盾非常突出,危机四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更是把发动战争作为转嫁矛盾的一种手段。毛姆在《人生的枷锁》和他在这一时期发表的其他著作也都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些矛盾。
《人生的枷锁》带有自传色彩。书中菲利普早年的不幸遭遇,大多取材于作家的人生经历。
人物介绍
菲利普
菲利普天生跛足,出身于中产阶级,十岁时成了孤儿,被送到布莱克斯泰勃与他伯父伯母一起生活。他是在浸透着宗教气息的环境里长大的,很早就切身体会到宗教的虚伪。等他年事稍长,有了选择判别的能力,便自觉发出“人何必非要信奉上帝?”的呐喊,毅然与宗教决裂。早年的菲利普上过英国的寄宿学校,他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憧憬,不愿为了“侍奉上帝”而虚度自己宝贵的一生。他不等毕业就断然离开了死气沉沉的皇家公学,并辗转于欧陆与英伦之间,接着在伦敦被雇佣为注册会计师,后来他只能借助于行医来打发自己的人生岁月。菲利普曾在法国学美术,进一步摒弃了以基督教义为基础的道德伦理观,但因意识到自己缺少“艺术家的气质”时,便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绘画,返回伦敦上医学院,继承了父业从医当大夫。菲利普进伦敦圣路加医学院学医,爱上了爱皮西点心店的女招待米尔德丽德,为她荒废了学业,将父亲留下的一小笔遗产,耗费了许多,再加上买卖股票赔了本,一时生计无着,幸亏由朋友介绍,在一家服装店当了个顾客招待员,才免于流落街头。最后菲利普从米尔德丽德的枷锁中解脱出来,摆脱了情欲的纠缠,卸却了人生职责的重负,最后与朋友索普的大女儿萨拉成婚。
米尔德丽德
点心店的女招待,主人公菲利普的女友。她思想平庸,生性浅薄,她嫁人是为了衣食之计。为了生活享受,她不惜付出一切。她抛弃了深深爱着她的菲利普,跟一个只知道声色犬马的花花公子跑了。她利用菲利普的一片痴心夺取他的钱财。最终她又被抛弃,沦为街头的卖笑女子,“淹没在伦敦的茫茫人海中”。米尔德丽德是作者在书中塑造的一系列灰色人物中的一个,这些人物都以贫困潦倒、沉没沦落为最后的结局。
萨拉
菲利普经历了种种生活磨难与波折之后遇到的一位理想爱人。萨拉的家庭背景虽然也不够好,但是,她们整个家庭却充满了祥和的气氛。菲利普在医院实习时认识了萨拉的父亲,并成为了忘年交。此后,菲利普经常到萨拉家里做客,并认为萨拉是一个健康、仁慈且温柔的女性。萨拉会协助母亲做家务,还会像母亲一样照顾弟弟妹妹。因此,在菲利普看来,萨拉完全是一个美丽、善良且极富母性的女孩子。当她的弟妹与菲利普一起游泳的时候,她会承担起母亲的责任而催促弟妹他们注意安全等,还为菲利普送去身体的温暖。
凯里伯母
小说中,菲利普由于父母双亡而随着膝下无子的伯父凯里先生一起生活。在那里,他见到了凯里伯母,一个瘦小且干瘪的女人。她的头发灰白,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这种女性形象显然说明了她在家庭生活中缺乏丈夫应有的关爱。岁月的痕迹在她身上留下了无情的烙印。凯里伯母是一个传统的家庭妇女形象,她有着隐忍、脆弱的性格,但是,她又对人表现出无私的大爱。虽然说她在家庭生活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是,她并没有能够享受到与丈夫凯里一样的权利。比如说,在恶劣的天气里,凯里伯母伤寒感冒了,家里也不会开启大火炉来取暖,但是,凯里伯父却可以在生病的时候用来取暖。再如,家里有两把椅子,一把没有扶手的椅子是老婆椅,因为她说她不能坐太舒服的椅子,否则就会偷懒不做家务活了。这说明了她是一个极其无私的女人,甚至在这种无私奉献中,凯里伯母失去了自我,退化到了“他者”或者“物”的地步,她变得无足轻重了。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尽管如此,《人生的枷锁》从其客观效果来说仍然是积极的,因为菲利普的个人遭遇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典型意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陷入全面危机的时代;市场萧条、社会动乱、战争一触即发;传统宗教、道德、文化、哲学都呈现出解体之势;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虚假的乐观气氛早已荡然无存,而这部小说所展示的正是这样一幅“充满恐怖的现实世界”的晦暗画面。在这样的画面上,众多的人物飘忽在“茫茫无尽头的黑暗深渊”里,听凭“命运之神”的驱使,“既不明其缘由,也不知会被抛向何方”。菲利普和这些人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他还想和“命运”抗争,在于他努力想挣脱“枷锁”。这里,除了他与之抗争的那些“枷锁”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外,他本人还代表了当时一大批不愿随波逐流而又无力投身于社会改革运动的年轻人。尽管他抗争的结果仅仅是个人的“大彻大悟”,但这“大彻大悟”本身也是对社会的一种控诉、一种否定,或者至少表达了对真实人性和完美生活的一种向往。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的枷锁》不仅是现实主义的,同时还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对社会和人生作了深刻的批判。
菲利普·凯里是个有思想、有个性的青年,患有先天残疾(跛足),性格孤僻、敏感、执拗。他自幼双亲亡故,在冷漠而陌生的环境中度过童年;进寄宿学校之后,饱受不合理的教育制度的摧残;而当他跨入社会,又在爱情上遭到残酷打击。在他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荆棘丛生,他每跨一步,都要经受一番痛苦的折磨,并在身心上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
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正是这个千疮百孔的社会所造成的。小说中主人公菲利普最后省悟出的人生“真谛”,实际上也就是作家自己审视了人生、社会之后所得出的结论:生活毫无意义,也不可能改变成另一个样子。只有摒弃人生的幻想,挣脱精神上的枷锁,才能成为无所追求、无所迷恋的自由人。显而易见,毛姆之所以选定“人生的枷锁”作为小说的标题,其用意也就在于此。
艺术特色
在艺术上,《人生的枷锁》充分体现了毛姆的写作风格。首先,小说中有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主人公的经历虽一波三折,但写得很集中,没有过多的线索,读起来就如顺水行舟,一泻千里;其次,小说中没有抽象的心理描写,一切都描写得非常具体,人物的动机都是通过具体的行为举动表现出来的,因而有相当强烈的感官效果;最后,小说的文体明白畅达、朴实无华,就如毛姆自己所说,他的小说语言“以流畅、明了、简洁与和谐为目标”,所以无论是叙述还是对话,他都使用口语化的语汇,“看来爽目,听来悦耳”。
作品影响
这部小说自出版以来,始终未绝版。1966年,英国批评家西里尔·柯诺利将此书列入“现代文学运动巨著一百种” ,说明它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作品评价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现实主义者眼里的〈人生的枷锁〉》:“天才的著作”。
出版信息
中文译本
作者简介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于1874年1月25日出生在巴黎。英国小说家。10岁时父母双亡,由在英国任牧师的伯父抚养。后在英国接受教育。1889年他拒绝做神职人员而去了德国,接触到叔本华哲学,立刻与之产生共鸣。1896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兰贝斯的丽莎》,开始创作生涯。1901—1905年他在巴黎定居,开始写剧本。三年后伦敦公演了他的4部剧作,引起轰动。一战时他成为英国谍报人员,战后周游世界,搜集素材编写故事。二战时他被派往美国。50年代他荣誉不断,先后获牛津大学名誉学位,女王授予的荣誉勋章,并当选英国皇家文学会副主席。1965年逝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0:44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