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总部大楼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人民日报社总部大楼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用地面积:88 856 m~2建筑面积:13.84万m~2建筑层数:地上33层,地下3层建筑结构。
形式来源
大楼的造型来源于中文的“人”字,与人民日报社的标题相呼应。从平面上看,三角形的平面来源于“人”字的变形;从立体上看,具有流线动感的造型由三个双曲面切割椭球体得到,形成三足鼎立的稳定结构。
造型结构
大楼在三维上呈现出有机而动态的完美形状,不存在任何直角,而这一有机的曲线造型是由规则的几何形体变化得出。中国有古语“天圆地方”,是古人对宇宙朴素的认识。“天圆”指心性上要圆融才能通达,“地方”指命事上要严谨才成规矩,大楼以圆润的造型与周边环境友好相处,同时圆润的造型又是有规可循,有法可依的几何对称形体。同时北京处于地震多发地带,利用大楼三足鼎立的巨型框架结构结合核心筒,共同抵抗地震发生时水平力对的作用,增加大楼的抗震能力。
空间效率
在大楼内部,设计了一圈围绕核心筒的公共交通空间将各个功能空间联系起来,曲线的形态使得行走其中不会感觉乏味。大楼采用大面积开敞式的办公空间设计,使用效率高达73%,而在北京,同类办公楼的面积利用率只有53%。
双层表皮
对于大面积曲线形的三维形体,很难找到一种材料能够完美的覆盖其表面,无论是金属还是玻璃,都会存在折角和细碎复杂的板块划分。尝试采用釉面陶土棍,一种类似于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上琉璃陶瓦的材料,将曲面化整为零。陶作为秦始皇兵马俑所用的材料,具有耐候性强、硬度高,经久不衰的特点。采用长短不一的釉面陶棍结合氟碳喷涂铝板覆盖大楼三足鼎立的实体部分,氟碳喷涂金色铝板在里,起到防水保温隔热等气候边界的作用,白色釉面陶棍在外,形成流畅圆滑的曲面造型。两层幕墙见留900mm宽马道,为检修和夜景照明提供可能。整座大楼共使用从650mm到1200mm不同长短的陶棍223000根。陶棍通过张拉过的柔性钢索固定在主体结构伸出的支撑结构上,减轻了幕墙的结构自重,同时具有很强的抗变形能力。陶棍的釉面材质在雨水的冲刷下可以自行清洁,减少了清洁的费用。
可持续性
大量的预制钢结构使得大楼80%的钢材可在其寿命完结后进行回收再利用。所有的玻璃幕墙均为双层夹胶玻璃,在每层玻璃幕墙的下方都有可开启扇,使得通风所用的能耗大幅度降低。双层幕墙间的马道间设有水槽,可将雨水收集后用于灌溉。高层建筑玻璃幕墙基本上都存在光污染的问题,而大楼玻璃双曲面幕墙可将太阳光发散式反射,避免了阳光聚焦对行人、司机和周边建筑的光污染。
夜景照明
对于大楼的实体部分,在两层幕墙间设置LED灯带,将灯光投射到金色的铝板上,然后反射出陶棍来,形成特别的灯笼式的视觉效果。LED灯光由电脑控制,可变换颜色,根据不同的时节,呈现不同的效果,最常见的颜色为白色。软件可对LED灯光进行渐变式控制,形成特别的夜景效果。另外,大楼的四周布置有金卤投射灯,对大楼的实体部分进行重点渲染。釉面材质的高反射度和金属质感使得大楼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亮丽而现代感十足。对于夜景照明,做了长时间的考虑和实验,力求使大楼成为北京夜幕降临后一颗璀璨的明珠。
另外设计还涵盖了大楼内部的装修和外部的景观。内部装修力图表现报社庄严朴实、开放透明的特质。通过一体化的设计理念,打造一个纯粹而简约的内部环境。同时与灯光、音响等专业工程师们紧密配合,使得大楼成为一座功能完善、高效现代的媒体办公大楼。
地图位置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社总部大楼.中国知网.2019-03-06
人民日报社.北京市.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4 20:42
目录
概述
形式来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