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浮于事(拼音:rén fú yú shì)是一个
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戴圣《
礼记·坊记》。
西汉·戴圣《
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在《礼记·坊记》中记载:“子云:‘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则乱益亡。’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子”指的是孔老夫子,他认为倘若君子能“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那么祸乱就会日益消亡。所以君子宁可“人浮于食”,而不要使“食浮于人”。那么,这“食”指的是什么呢?东汉学者郑玄在注解这句话的时候说“食谓禄也”,意思是“食”即粮食,是古代官员的俸禄。
在汉朝之前,朝廷基本上只给官员发粮食。东汉时采取“半钱半谷”,将部分粮食转换成钱。到唐宋之后,工资的形式越发多样,有钱、柴火、布匹、盐、服装等。但不管怎样,粮食总归是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辞去仕途生涯中最后一任官职一一彭泽县令时感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时,县令级别的官员每月可以领十五斛米,十五斛除以每月三十天,恰好是五斗米,这就是陶渊明的日平均工资。“人浮于食”的“食”是俸禄,“浮”乃“超过”之义,所谓“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就是说君子与其使领取的俸禄高于自己的才能,宁可使自己的才能高于领取的俸禄。为什么要如此呢?郑玄在注解中阐发道:“禄胜己则近贪,已胜禄则近廉。”要是所得的俸禄超出自己的付出,那就相当于贪污;只有付出超过了俸禄,才称得上廉洁。
唐代诗人
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写道:“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确实,每个人都应当反思一下自己,每天的所作所为是否对得起自己的俸禄,是否愧对于自己的职责和职位,是否尽心,尽事,尽忠。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丢掉内心的愧疚感和一丝丝的善念,常怀对工作的感激之心,常怀对俸禄的愧疚之情。在工作中,我们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做人做事。应当有责任感,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绝不做“浮于事”的庸才!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二四回:“他从前就在邳州衙门,如今在兄弟这里,人浮于事,实在用不开。”
冰心《去国》:“现在部里人浮于事,我手里的名条还有几百,实在是难以安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