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缘粄”不仅外形养眼,而且口感好,制作起来也不复杂。先将糯米粉与粘米粉根据所需总量合理配比(若全部用糯米粉,揉成颗粒状后容易粘连;若全部用粘米粉则太硬,成形后容易松散),放进盆中加入适量的水、白糖、
红曲粉后充分搅拌调均,再揉搓至不粘手时,捏成一个个小丸子,散放在平底的盘中蒸熟。当所有工序全部结束,必须待“人缘粄”完全冷却后才可一颗颗揭下来,置于干爽透气的容器中,否则会因挤压而变形,影响美观。
根据我年少时在老家农村生活的记忆,女孩出嫁前一天是蒸“人缘粄”的最佳时机。一般由同族近亲中尚未出阁的大姑娘或已婚的小媳妇负责这项工作。按祖传规矩,整个工序准新娘是不能碰的。听长辈说,把“人缘粄”染成红色,分发给亲朋好友品尝,寓意女孩子融入新家庭后,会讨人喜欢,并且能够与男方亲人、邻居之间和睦相处,日子过得美满幸福。
男方家蒸“人缘粄”也是娶亲前一天完成。一般由自家姐妹或前来帮忙办喜事的妯娌负责,准新郞也是不能染指的。结婚当天,女方的“人缘粄”与花生、桂圆、红枣等食物装在红色的袋子里,随娘家置办的简单轻便嫁妆一起,由送亲队伍挑进新房,放置在婚床上。每当有亲朋好友前来新房看热闹,借机目睹新娘的风采时,媒婆或娘家送亲的妇人就会抓一把“人缘粄”塞给对方,祈求新娘走向新生活有好人缘。来者不论是否喜欢吃,都必须欣然笑纳,放进口袋带回家,送给邻里乡亲品尝,目的是把美好的祝福延伸下去。
在我们老家,不仅在办男女婚嫁喜事时要蒸“人缘粄”。一些孩子因生来体弱多病,做父母的为了使其好养活,请算命先生挑个良辰吉日,将其过继给人丁兴旺的家庭,即“过房”。当天也会搞一个类似女孩出嫁的仪式,也要把“人缘粄”分发给双方的亲朋好友品尝,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祈福。
虽然时代在变迁,农村,城里,嫁娶的礼节不断推陈出新,但在我们老家这种蒸“人缘粄”赠送给亲友祈福的风俗依然保留着。它不仅是一种
客家文化的传承,亦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