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世说
王晫撰文言短篇志人类笔记小说集
《今世说》是清代王晫撰文言短篇志人类笔记小说集,八卷,成书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
内容简介
《今世说》记载了作者所处时代(清顺治,康熙两朝)的文人士大夫的轶闻遗事。体例仿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分门叙事,唯为避揭短伤人之嫌,删自新、黜免、俭啬、谗险,纰漏、仇隙六门,其余三十门全同《世说新语》。
《今世说》中除了记录当代人物的言行外,还有作者对所记人物加的小注。
《今世说》卷首有冯景香、丁药园、毛际可、严允肇四人所作序以及作者自序,其后有《今世说评林》十三则和《例言》十四则,卷末有伍崇曜于咸丰二年所作跋。
作品目录
《今世说》评林
例言
创作背景
《世说新语》产生后,后世仿效者众多,宁稼雨先生称此类仿作为“世说体”小说。《今世说》即刊行于康熙二十二年的一部“世说体”小说。王晫自言其书取材自数十年中所见所闻,还有部分条目采录自汪琬《说铃》、陆圻《西陵新语》和汪舟次、林西仲等友人的“案头新书”。该书不同于《世说新语》“以今人述古人”的创作方式,而是“以今人述今人”,故名《今世说》。
全书或取材于汪璇《说铃》、陆坼《西陵新语》等书,也有作者自己见闻的实录,“自清兴以来,名臣硕辅,下逮岩穴之士,章句之儒,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靡不旁搜广辑、因文析类,以成一家言”(严允肇《今世说序》)。
作者数易其稿,经多年撰成此书,亦颇为自负,认为自己所记录的人物甚为“传神”,读之可“心旷神怡”(《今世说自序》)。
人物介绍
郭鸣
侯辅之
胡励斋
胡励斋以词臣备兵常镇。时镇多盗贼,每擒一人,就株连百余家,捕使按籍勾索。胡毅然争曰:“罪犯为了延缓死期,血口诬陷善良清白,怎可轻信他们?”使者数至,数不与。复正色曰:“以杀人而讨好上司,我不为也。何惜一官为数百人请命耶?”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全书以较多的笔墨描绘当时读书人的生活。如《吴六益负郭而居》条:“吴六益负郭而居,堂曰'梅花书屋',清溪乔木,映带前后。每当横潦载途,阶下水深至骭。车马到门,罕得见。吴读书其中,意泊如也。”显然吴六益的读书生活带有明显的避世性质。既不愿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又无力与之抗争,消极避世是当时文人的一种普遍心态。更有甚者,《林视公自为生藏》条记主人公逃到自造的墓穴中读书。这种自我麻醉的生活方式,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时读书人处境的险恶。
书中所记文人每可见其为文之才思敏捷,为政之精明强干,而作者对文字狱、文人反清复明活动等敏感问题则不敢正面触及。偶尔涉及,也是轻轻地一笔带过。如《吴汉搓少时不拘礼法》条记载性格简傲的吴汉磋最终不免于祸,牵涉丁酉科场案。迫于情势,有意回避了事件本身,正反映了作者以善化恶的伦理观,以及不愿树敌、惟恐惹祸的心理。他对清官的刻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正直的一面。如《胡励斋为民请命》条,胡不愿用杀无辜老百姓来取悦上司,表现了一个正直封建官吏的道德良知,也说明了当时官场腐败、人民生命得不到保障的黑暗社会现实。
艺术特色
该书所刻画的人物大都栩栩如生,别具个性。如《周栎园好客》条:“周栎园好客,然不耐俗士。有过从者,周便率意与谈,尽辄望其去。坐少久.辄露不快色,去又辄忘其姓字。”从周对待客人的态度中把其人恃才傲物却又澹然忘机性格写得入木三分。
《今世说》确乎颇多精妙的写生,文字简净,意趣明达,以一个精选的细节,便活灵活现地渲染出人物的某种特色。这是受《世说新语》的影响,却也不乏晚明小品文的濡染。
版本信息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霞举堂刊本,藏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清咸丰二年(1852)“粤雅堂丛书”本:民国上海进步书局“笔记小说大观”石印本;民国上海文明书局“清代笔记丛刊”石印本;1935年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参考资料丛书”排印“粤雅堂丛书”本,1995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笔记小说大观》影印上海进步书局石印本,1996年东方出版中心“文白对照历代世说精华”排印本。
作者简介
王晫,初名斐,字丹麓,号木庵,自号松溪子,浙江钱塘人。生于明末,约生活于清顺治、康熙时。顺治四年秀才。旋弃举业,市隐读书,广交宾客。工于诗文。所著有《遂生集》十二卷、《霞举堂集》三十五卷、《墙东草堂词》及杂著多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04 17:57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