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南北朝萧纲诗作
《从军行》是南北朝萧纲创作的一组乐府诗。
作品全文
其一
贰师惜善马,楼兰贪汉财。
前年出右地,今岁讨轮台。
鱼云望旗聚,龙沙随阵开。
冰城朝浴铁,地道夜衔枚。
将军号令密,天子玺书催。
何时反旧里,遥见下机来。
其二
云中亭障羽檄惊,甘泉烽火通夜明。
贰师将军新筑营,嫖姚校尉初出征。
复有山西将,绝世爱雄名。
三门应遁甲,五垒学神兵。
白云随阵色,苍山答鼓声。
迤逦观鹅翼,参差睹雁行。
先平小月阵,却灭大宛城。
善马还长乐,黄金付水衡。
小妇赵人能鼓瑟,侍婢初笄解郑声。
庭前桃花飞已合,必应红妆来起迎。
注解
其一
贰师:汉时西域大宛国地名。出良马。善马:良马。楼兰:古西域国名,遗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罗布泊西,处汉代通西域南道上。汉财:汉朝的财宝。右地:匈奴的右贤王的领地。【汉典】西部地区。对“左地”而言。特指西域。轮台:古西域地名。在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鱼云:即鱼鳞云。犹如黑云。龙沙:今河北喜峰口外卢龙山后的大漠。又指白龙堆,沙漠名。在新疆天山南路。简称龙堆。阵:战阵。冰城:冰冻的城镇。浴铁:洗浴铁甲。披挂铁甲。亦指披甲的骑兵和战马。地道:地下通道。衔枚:横衔枚于马口中,以防喧哗或叫喊。枚,形如筷子,两端有带,可系于颈上。玺书: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反:返。旧里:故乡。旧日的乡里。下机:从织布机上下来。应喻妻子。
其二
云中:古郡名。原为战国赵地,秦时置郡,治所在云中县(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有时泛指边关。亭障:烽火亭和障碍。【汉典】古代边塞要地设置的堡垒。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甘泉:甘泉山,甘泉宫。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又汉粮仓名。贰师将军:汉贰师将军李广利。嫖姚校尉:指霍去病。复有:再有。山西将:天生将才。不知指谁?绝世:冠绝当世。雄名:英雄的名声。显赫的名声。三门:占验家立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为八门。以休、生、开三门为吉,余为凶,故以“三门”指休门、生门、开门,取其吉义。应:应合。遁甲:古代方士术数之一。起于《易纬乾凿度》太乙行九宫法,盛于南北朝。以十干的乙、丙、丁为三奇,以戊、己、庚、辛、壬、癸为六仪。三奇六仪,分置九宫,而以甲统之,视其加临吉凶,以为趋避,故称“遁甲”。五垒:不详。奇门遁甲中有五垒吗?河北南皮有五垒城。山东文登有五垒岛。西域有乌垒国。汉代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轮台以东的小野云沟附近。唐时置乌垒州于此。神兵:神奇的用兵之法。神奇的兵器。谓宝剑。犹天兵。谓秉承天意有天神为助之兵。白云:白色云彩。阵前应为黑云,白云应是吉兆。莫非喻古神话中西王母为周穆王所作之歌白云谣?汉武帝《秋风辞》中有“秋风起兮白云飞”之句,喻思乡?阵色:战阵的形态。战阵的颜色。苍山:青山。迤逦yǐlǐ:曲折连绵貌。鹅翼:天鹅翅膀。天鹅飞。参差:不齐貌。纷纭繁杂。雁行:飞雁的行列。小月:西迁的月氏人称大月氏,少数没有西迁的人入南山(今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小月氏。却:再。大宛:古国名。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北通康居,南面和西南面与大月氏接,产汗血马。大约在今俄罗斯费尔干纳盆地。善马:良马。长乐:长乐宫。水衡:古官名。水衡都尉、水衡丞的简称。汉武帝元鼎二年所置,至隋始废。主管水利,故称。兼掌皇家上林苑,兼管税收、铸钱。小妇:小妾。古人一妻二妾,大妇中妇小妇。赵人:赵国人。赵国女子善歌舞。鼓瑟:弹瑟。侍婢:侍女婢女。初笄:古代女子十五岁,始加笄。刚成年。解:了解,熟悉。郑声: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起见迎:一说‘来起迎’。
作品赏析
第一首,先是反思战争应该不应该进行之意,所谓“ 贰师惜善马,楼兰贪汉财” 就称战争是为财而起,以下便铺叙战场场面,有“ 前年” 与“ 今岁” 、“ 鱼云” 与“ 龙沙” 之对,所谓“ 冰城朝浴铁,地道夜衔枚” ,是以对仗具体描摹战斗情况,接着是“ 将军” 与“ 天子” 的行为描写。篇末却荡开一笔,说“ 何时反旧里,遥见下机来” ,含蓄叙写战争造成离别相思,写将士在战场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是对战争结束回返故里时美人下机相迎的幸福憧憬,已经有了英雄主义乐观化的点缀。
第二首,诗的前半部分以华丽的笔法概括化地写战争,有种种对仗铺叙,其中有诸位将军的排比,有神秘兵法、阵法的点缀,有历经的战争场面,等;后半部分写得胜归来,当然是英雄主义的乐观,“ 必应红妆来起迎” ,有点是官体诗时代的特色。
作者简介
梁简文帝萧纲(503年―551年),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母贵嫔丁令光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文学家。
由于长兄萧统早死,萧纲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18:11
目录
概述
作品全文
注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