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冠军建平王登香炉峰
南朝宋江淹诗作
《从冠军建平王登香炉峰》是南朝宋创作的五言诗,作者是江淹,此诗是游览诗,却在写作者的真实思想与感情,揭示出遁世与匡时的心理矛盾。
作品原文
从冠军建平王登香炉峰
广成爱神鼎,淮南好丹经。
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
瑶草正翕赩,玉树信葱青。
绛气下萦薄,白云上杳冥。
中坐瞰蜿虹,俯伏视流星。
不寻遐怪极,则知耳目惊。
日落长沙渚,曾阴万里生。
藉兰素多意,临风默含情。
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
幸承光诵末,伏思托后旌。
作品鉴赏
由于庐山一山孤峙,拔地参天,终年云雾弥漫,加之有匡俗兄弟七人于此成仙等传说,常被说成是仙灵聚居的神山。很多写庐山的诗也就多借渲染这种神山色彩来增强艺术效果,江淹此诗也正是这样开篇的。首四句即由谈仙说丹点出庐山是神仙汇聚的地方,开始便把读者引进一个神秘的世界。“广成”即广成子,相传是黄帝时的仙人,居于崆峒山的石室之中,黄帝曾去拜访过他。“淮南”指的是西汉淮南王刘安,他好宾客方士,其中有苏非等被称为八公的八人奉诏与诸儒论说而著《淮南子》,后来一些道书便将此八公附会为神仙,专为淮南王传授炼丹之术。“神鼎”即道家炼丹用的鼎,“丹经”,即炼丹之术。“广成爱神鼎,淮南好丹经”,是说神仙是人们羡慕的,成仙之术是大家所追求的,远古的广成子,近世的淮南王就都爱好诵经炼丹。三四句紧接着点出庐山,尤其是这香炉峰便是神仙们常来常往的地方。“鸾”指凤凰一类的神鸟,鹤也是仙禽。传说仙人们都是乘鸾骑鹤而行的,鸾鹤多,自然是仙灵多。这样就烘托出了一种美丽而神秘的环境与气氛。
“瑶草”以下十句,集中笔墨描写香炉峰的仙境般的景色。先写花草树木:“瑶草正翕赩(xīxì希细),玉树信葱青。”瑶草、玉树都是仙界景物,这里借以形容各种珍异草木。“翕赩”,言其枝叶娇嫩,色泽光亮。这两句是说,香炉峰的草木既珍异又茂盛,真是葱茏青翠,光艳照人。次写云雾:“绛气下萦薄,白云上杳冥。”“绛气”指的深红色的云气,那是香炉峰附近的瀑布喷溅出的细小水珠经太阳光的照射而形成的。“萦薄”指的是草木丛生的曲折地带,也就是山下的丘壑。红色的云雾滚下山坡,笼罩住山下的丘壑,白色的云雾蒸腾直上高远的天空,两种不同颜色的云雾上下翻滚,整个山峰俨然就是一座大香炉了。再写望中景象:“中坐瞰蜿虹,俯伏视流星。”“中坐”即就中正坐,平坐。“瞰”为远看。这两句是说,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便可远远地看到弯弯的彩虹挂在天边,俯身还可看到流星从脚下飞掠而过。这种景象不仅令人惊叹,也只有置身云表才能见到,无意中又突出了香炉峰的高。“不寻遐怪极,则知耳目惊”,是对以上所写景象的总评价。“遐怪”即远方的怪异景色,“不寻遐怪极”,即“不极寻遐怪”之意;“知”在这里是“见”、“表现”的意思。这两句说的是,不要极力去寻求远方的险怪之景,仅就眼前这些就够使人耳目惊异了。最后补充写出落日时分的景象:“日落长沙渚,曾阴万里生。”意思是站在香炉峰可以看到太阳落入长沙的沙洲,重重叠叠的云层布满了万里长空。日落云飞,暮色苍茫,自然也是一种壮阔的景象,同时也意味着一日游程的结束,加上它的阴暗的色调,很容易使人情绪波动,这就很自然地引出后段的抒情。
“藉兰”以下写的就是此次登临香炉峰在思想上所产生的变化。“藉兰素多意,临风默含情”,是说凭依坐卧在兰草之上,本来会有很多美好的思绪,可是迎着风又默默地满怀思虑,情有未申。尾四句即将这种思虑和盘托出。“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说一登上这香炉峰便萌发了学松柏那样隐居深山的想法,羞于追逐世俗的名利。可是目前的处境又不允许这样做。什么处境呢?那就是“幸承光诵末”。“光诵”即华美的篇章,指的是建平王写的登庐山的诗,诗中大概提到江淹。全句的意思是说:现在我已是建平王的随行人员,且有幸承蒙在他的光辉的诗篇里提到了我,那就不能想什么归隐,而应该“伏思托后旌”了。“伏”为谦词,表示恭谨。“后旌”即后车,侍从车,托身子侍从之车,即当好随从之意。全句是说:那我就应该一心一意考虑如何做好建平王的侍从了。这个结尾看来是作者的精心安排。一方面可以就此表示对建平王的忠诚,因为诗成后是要给建平王看的,这样的表白自然会使他高兴。另一方面对诗本身也是有所补益的,因为它扣了题,使结构紧固;也还可以反衬出香炉峰的魅力,能够使一个奉行王事的官员登临之后便产生归隐学仙的念头,其景色之绝胜可知。
此诗虽为游览诗,却写出了作者的真实思想与感情,揭示出遁世与匡时的心理矛盾。炼丹求仙在当时是一种风尚,江淹自也不能免俗,然而他并未沉迷其中,并不打算去实践,只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表示希慕而已,所以刚刚表示“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马上又想到“幸承光诵末,伏思托后旌”。也就是说刚刚受到外物的诱惑而动摇了自己匡时济民的信念,很快就能纠正过来。大概正是这种儒道兼用而倾向于儒,进退均可而力争进的处世态度使他能适时应俗,身历三朝而官运亨通;也许正是这一点使他的诗表现出这样的特点:词采靡丽而思想平稳,感情丰富而风骨不高。
此诗在写景状物上更显示了自身的特点。它撇开了登山过程的记叙,劈头就布设一个“往来尽仙灵”的仙境,然后把香炉峰置于这个仙境中进行描写,把现实中的山川自然之美与传说中仙界之美融合起来,给自己的描写对象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这既切合香炉蜂的景物特点,又使它特具一种空灵、朦胧,摇曳多姿的风韵。其中对于具体景物的描写也有虚有实,虚实并用。像瑶草、玉树、绛气、白云、蜿虹、流星等是实写,自是五光十色,仙气氤氲;“不寻”二句与“往来尽仙灵”等就是虚写,虽未写出具体可见的景象,却也收到了同样的效果。沈德潜说江淹诗“颇能修饬”,指的就是这种描摹镕裁之功。
作者简介
江淹(444~505)南朝文学家。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人。6岁能诗,13岁丧父,家境贫寒,曾采薪养母。20岁左右教宋始安王刘子真读“五经”,并一度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历仕宋、齐、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坎坷的经历反而造就了一位文学大家。中年以后,官运亨通,仕途的高峰却导致了他创作上的低潮,到齐武帝后期,他就很少有传世之作,故有“江郎才尽”之说。江淹既是南朝辞赋大家,与鲍照并称;又是南朝骈文大家,是南朝骈文中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与鲍照、刘峻徐陵齐名。其诗作成就虽不及辞赋和骈文,但也不乏优秀之作,其特点是意趣深远,在齐梁诸家中尤为突出。明人辑有《江文通集汇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1 14:25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作品鉴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