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後十年,中国的政治、社会发生急遽的变化,学生运动风起雲湧, 但相关的学术研究,至今仍深感不足。「一代的政治培养出一代的学运,一代的学运反映出一代的政治」,从这阶段的学生运动史,一方面可以看出富理想色彩的学生「以极无责任之人,办极有责任之事」,学运不能不遭遇到很大的挫折;而另一方面新兴具有动员性的政党,逐步与学生接近,终於使学生运动变成了运动学生。二○年代学生运动的历史或许可以提供当代学运 一些啟示。
吕芳上,台湾桃园人。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美国史丹福大学、
哈佛大学,
英国伦敦大学、日本庆应大学访问学人。曾任中国国民党党史会总干事、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员兼所长、
东海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任国史馆馆长、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吕教授学术研究领域为
中国近现代史,尤其专长於民国政治史、国民党史及中国近代妇女史。主要著作有《朱执信与中国革命》、《革命之再起》、《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1919-1929》等书,及论文八十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