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纪游诗,起笔用典点题,笔调略带诙谐调侃。诗中运用了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景色的喜爱之情。
作品原文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杨子①谈经所,淮王②载酒过。
兴阑③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径转④回银烛⑤,林开⑥散玉珂⑦。
严⑧城时未启,前路拥⑨笙歌⑩。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杨子:指西汉扬雄(一作杨雄)。此处以杨子比杨氏。
②淮王:指汉淮南王刘安,这里借指岐王。
③兴阑(xīng lán):兴尽。
④迳转:山路曲折回环。
⑤银烛:白亮如银的烛光。此处也可能是火炬(晋代以前称为烛)而非蜡烛。
⑥开:舒展,开豁。
⑦散玉珂(kē):指骑马从游者各自分散而游。玉珂(kē):马勒上的玉饰。
⑧严:戒夜。
⑨拥:谓群聚而行。指归来时,奏乐者走在队伍之前。唐时亲王出行,卤簿中有鼓吹乐,故云。
⑩笙(shēng)歌:合笙之歌。也可指吹笙唱歌或奏乐唱歌。
白话译文
西汉的扬雄读书写字的贫穷住所,淮南王刘安带着酒过去一起狂饮。
兴尽才发现鸣叫的鸟儿已经换了种类,坐的时间太长,以至于地上的落花也多了起来。
穿行在曲折的林径,烛光闪闪,等走出去后眼前豁然开朗。
一直游玩到凌晨回城,城门还未开启,一路余兴未尽,照样笙歌相伴。
创作背景
开元八年(720年),岐王李范带领王维等人同游杨氏别业并要求他们写诗,王维接受了岐王李范的命令作了这首诗。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主要写所游之地的美景以及兴尽归去的过程。
第二联“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写出了作者游览的无穷兴味,情致独到,别有会心。“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兴阑”,即兴尽,与“坐久”为互文,这两句以极富于诗意的笔法,写出了在鸟鸣声中、繁花影里度过的身心俱适的一夜。这一联以景传情,写景入神,体验独特,感情细腻。
第三联“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这两句写诗人走过曲径,穿过树林,那原本闪烁的烛光,一下子通明起来,眼前豁然开朗,看到了岐王及其扈从的车马。这一联交代了将要回去时的情景。
尾联写抵达城门时的情况:“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意谓纵情赏玩,深夜始归,其时城门尚未开启,即使在这样的时候,依然一路笙歌,余兴未尽。写出了诗人对游玩仍有兴趣的情感。
这首诗善于写景,且多不直接写景。如颔联不直接写杨氏别业的景色如何美好,而是说自己玩赏的时间很长,以至于树上的鸟换了种类,地上的落花越积越多。这样写使诗歌更富有启发性,余味不尽。
名家点评
宋朝
曾季狸云:“前人诗言落花,有思致者三:王维‘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李嘉萜(应为刘长卿)‘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荆公‘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识’。(《
艇斋诗话》)
明朝
胡应麟云:“审言‘风光新柳报,宴赏落花催’,摩诘‘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皆佳旬也。然‘报’与‘催’字极精工,而意尽语中’‘换’与‘多’字觉散缓,而韵在言外。观此可以知初、盛次第也。”(《诗薮》内编卷四)
清朝
王士稹云:“晚唐人诗:‘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量’,‘晓来山鸟闹,雨过杏花稀’;元人诗‘布谷叫残雨,杏花开半邮’,皆隹句也。然总不如右丞‘兴阑啼鸟缓,坐久落花多’,自然入妙。盛唐高不可及如此。”(《
带经堂诗话》卷二)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唐朝河东
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开元(
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
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
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
王右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