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出发:大学生的七项修炼》是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春花。本书讲述了“永远怀有梦想”、“要探索更多的东西”、“正确的心态”、“时间的价值”、“快乐的沟通”、“激励自己”、“立即行动”等七项当代大学生应该进行的修炼。
内容简介
《从现在出发:大学生的七项修炼》旁征博引,从成功的四个基本认知切入,告诉当前的大学生该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如何激发自己的热情,为未来铸就梦想和豪情。
编辑推荐
梦想是《从现在出发:大学生的七项修炼》的灵魂所在。年轻人就应该渴望成功。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这个现代的社会就意味着变化、竞争和的发展;就意味着学习、进取和超越;就意味着为现在付出汗水,为明天奠定基础;就意味着成就别人同时成就自己;就意味着个体人格的不断完善;更意味着能够融入社会并
贡献价值。这个梦想任重而道远。
所有的成功都源于你如何设计自己的生活,而大学时光又是人生活中最特别的时间段。因为当你拥有这段时光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具有知识的培育和知识的营养,具有开始人生的征程的厚实的知识基础,因此大学时期所达成的高度,就决定着人生的高度,而这个高度就是你对社会、对人生价值的一个标志。
作者简介
陈春花,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近年来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60多篇,著作20多部,主编教材6部,其代表作《领先之道》、《超越竞争》分别于2006/2009获得教育部
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三等奖;2007年本土最佳商业作者奖、2004年中国十大管理图书奖等多个奖项。先后出任《
北大商业评论》副主编;《
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销售与市场》、《IT经理世界》、《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网)、《商学院》专栏作者。
担任
华南理工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的EMBA课程主讲教授,所讲授的课程是学生最欢迎的课程。2009/2010年连续两次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吾爱吾师,我最喜爱导师”奖;连续多年获得优秀教学一等奖。
曾任山东六和集团总裁,先后出任TCL、美的、
南方航空、香港星光集团等多家企业的管理顾问。
著有随笔集《掬水月在手》、《
在苍茫中点灯》、《手比头高》。
目录
序 渴望成功 1
成功的四个基本认知 7
第一个认知:你会取得惊人的成就 7
第二个认知:人人都能成功 13
第三个认知:行动是成功的因素 17
第四个认知:你有无限的心理能量 21
第一项修炼:永远怀有梦想 27
保有理想 28
面对现实 34
提升梦想 47
第二项修炼:要探索更多的东西 55
智慧 55
成功只是付出更多一点 61
创造性的思考 66
控制注意力 73
第三项修炼:正确的心态 85
归零的心态 87
积极的心态 92
学会心定 97
学会感恩 100
年轻的唯一资本就是时间 108
合理安排时间 110
时间四象限 111
管理时间的技巧 112
第五项修炼:快乐的沟通 119
沟通的行为准则 120
沟通的策略和技巧 123
主动关心别人 131
第六项修炼:激励自己 139
了解自己 140
拥有希望 143
发挥长处 144
为自己找一位导师 147
第七项修炼:立即行动 151
当日事当日毕 152
现在是你的所有 153
成功计划 155
手比头高 158
结束语 163
一句诤言 163
一位盎格鲁主教的遗言 164
参考文献 167
序言
渴望成功
一个学生在给我的邮件中写道:
转眼间,我已经进入大二下学期了。回想当初刚进学校时听完你的讲座后,突然觉得很有动力,觉得大学生活应该过得很充实,我也记住了你的一句话:“每个失败者都知道成功的方法,可是只有成功者去做。”由于从小受父母的影响,我进大学后便一直有创业的想法。于是,从大一到大二我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社团及学生工作,包括创业计划大赛、数模建模比赛、管理竞争大赛,在协会和学生会也组织过不少活动,虽然比赛没拿奖,活动举办过程中也时时遇到挫折,但我觉得每天都过得很充实。然而,当过完大二上学期期末时,我看到自己的成绩,真的有些失落,因为成绩很不理想,有几科都是六十几分。寒假,我一个人跑去滇西北,转了半个月(还差点儿在雪山中迷路回不来,“重返大自然的怀抱”),那时候我就一直在思考,大学四年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想想自己的创业梦,似乎还很遥远。而且像大二上学期那样,整天为了搞活动而经常旷课,值得吗?学习和思考总结的时间减少了,因为经常被手头上的事困住,结果生活得比较被动,没什么时间思考自己以后的事。本来想这学期认真学习,可不知怎地,提不起劲来,我发现自己缺乏一股动力,缺乏目标。创业?总觉得可望而不可即。家里呢,从我刚上大学就叫我以后要么考研,要么出国。我是压根就没考虑过考研的,至于出国,难道随大流想都不想就出国只为了“镀金”?我都没发觉自己最喜欢哪个专业、最向往哪所学校、哪个国家,尽管自己总觉得,出国能提升一个人的眼界与目光,这对创业是有利而无害的。老师,能否给我指点迷津?我不想这么一晃,在看似充实的生活中又过一个学期……
经常有学生写给我类似的来信,这些怀着梦想、兴奋和激昂走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面对的竟然是无助、困惑、迷茫甚至是颓废。当他们内心煎熬感受孤独的时候,当他们获得好的成绩却无法融入现实的时候,当他们背负着家庭的负债和姐妹的辛苦时,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奔波于不同的招聘会场时,学生们萌生了读书根本无用的念头……这些虽然仅仅是一部分学生大学生活的写照,但是更多的学生也的确无法确定大学生活与未来之间的必然联系,无法界定知识和命运之间的必然联系,更加无法知道“知识改变命运”这个命题的真实价值。也正因为如此,当我漫步在校园的时候,看到的并不是朝气蓬勃的面孔、风华正茂的身躯,反而是现实主义的行为、超越青春的老成以及疲惫倦怠的神情……这绝对不该是大学生的形象。如果不能够回归到激情、昂扬、意气风发,大学时代就没有价值。我多么期望学生们可以激发自己的热情,可以为未来铸就梦想和豪情,源于此触动了我与学生们谈谈大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的话题。
梦想是这本书的灵魂所在。年轻人就应该渴望成功。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这个现代的社会就意味着变化、竞争和发展;就意味着学习、进取和超越;就意味着为现在付出汗水,为明天奠定基础;就意味着成就别人同时成就自己;就意味着个体人格的不断完善,更意味着能够融入社会并贡献价值。这个梦想任重而道远。
艾林诺·罗斯福曾经说,“未来属于那些相信他们美好梦想的人”,的确是这样,我还深深记得自己在20多年前看过的拿破仑·希尔创立成功学的故事。18岁的希尔正在上大学,并为一家杂志社工作,他有幸被派去采访钢铁大王卡内基。卡内基很快发现希尔身上的创造性,他征询希尔是否愿意从事对美国成功人士的研究工作。“非常愿意。”希尔当即答应。在以后的20年间,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希尔访问了包括福特、罗斯福、洛克菲勒、爱迪生、贝尔等著名人士在内的500多位成功者,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整整20年后,他完成了划时代意义的八卷本《成功规律》。这部书成为激励千百万人获得财富和权势的教科书,同时希尔也成为美国社会享有盛誉的学者,此后希尔成为美国两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顾问,他影响了两位总统所做的决定,而这些决定又影响着美国历史的进程。人,都应该有梦;人,都应该实现自己的梦想。
今天的大学生正经历着从未有过的辉煌与变化的时代,正经历着从未有过的可以创造奇迹的时代。未来的光荣与梦想,召唤着你们追赶时代的脚步,加速奔跑。
哲学家说,人不可能两次趟过同一条河流。当明天变为今天,今天变为昨天,昨天变为遥远的片断,什么能够超越成为永远?唯有信念永恒,唯有行动永恒,精神流传。一切都源于一个起点和不断的前行。
所有的成功都源于你如何设计自己的生活,而大学时光又是人生活中最特别的时间段。当你拥有这段时光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具有知识的培育和知识的营养,具有开始人生征程的厚实的知识基础,因此大学时期所达成的高度,就决定着人生的高度,而这个高度就是你对社会、对人生价值认知的一个标志。我跟同学们一样,在自己是大学生的时候,还没有想过这一段生活对我未来的人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可是当我一路走过来时,我才知道,大学时期的生活就是你未来所有经历的起点,如果没有这个起点,不把这个起点做到最好,那你未来的路会走得非常辛苦。也基于这样的一个考虑,我多年前就开始与同学们分享或者探讨怎么样把大学生活设计得更好,怎么样让人生的这个关键起点更具有丰厚的基础、更具有竞争力和长久的影响。2006年秋天,我为
华南理工大学新进入学校的教师做岗前培训,当和这些新教师们谈论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老师时,我特别强调了一个观点:教师最重要的职业素质是个人修养,而个人修养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你对自己职业追求的设计;二是你与社会之间的认同。
自己职业追求的设计和社会认同这两点就是个人修养。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可能不具备这样的个人修养,缺少个人修养的训练就无法获得成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没有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个人修养的训练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的每一段生活做出要求,了解和融入社会。顺着这个思路,如何度过大学生活是你获得成功必须回答的问题之一。
大学生活无论对哪一个人来说,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假设在这个阶段你的要求不够高,就有可能导致个人修养不够。当个人修养不够的时候,你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能够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也就无法成功。因此我撰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让我自己的学生们变成一个个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人,以社会认同的生活设计原则让大学阶段生活得更美好。事实上,在当大学教师的所有时间里,我不止一次地谈论这个话题,当我每一次讲解和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都有一种温故知新的感觉,每一次当我回顾怎么样去规划大学生活的时候,都确确实实感觉到这一段生活对自己的帮助巨大。
2010年秋天我的女儿也成为一名大学生,在她努力适应大学校园生活的时候,我们可以交流心得与体会。
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周中华先生、王磊女士为本书的出版做出了很多努力,而袁璐的帮助最后促成了本书出版,我从内心里感谢他们!而更需要感谢的是我的学生,在华南理工大学承担教师这个角色的25年时间里,与学生的互动激发了我的热情,他们成长的历程给予我极大的启示。
坦白地讲,这是我写得比较艰苦的一本书,因为这并不是我的长项。我想写这样的书只有两种人能够写好:一种是成功的人,他们自身的成功就是很好的励志;一种是研究这个领域的人,他们掌握着大量的资料并具有研究的功底。可惜这两点我都不具备,我只具备一点点对学生们的热爱和深切的关注,这样转化出来的心得不知道是否如读者所愿。但是不管怎样,写好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我还是非常高兴,毕竟我超越了自己,恐怕对于人生的经历来说也算是一个小的成功。
看来,成功就在我们身边,成功就在你的脚下,只要你从现在出发。
陈春花
2010年11月30日于广州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