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王府是
明代规模较大的一座
藩王府邸,代王府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19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二十多座,房屋八百余间。
代王府以
南京故宫为蓝本,缩小规制而建,严格地按《
周礼·
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王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王府,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代王府始建于公元1392年(
洪武二十五年),是代王朱桂在辽金两朝西京国子监的基础上兴建,于1396年(
洪武二十九年)基本竣工,历时5年,占地17万平方米(长690米,宽260米),有房屋约800间,主要建筑是
承运殿和存心殿、长春宫。
代王府建成后,经历了明王朝全部时间,到1644年代王
朱传㸄被执,王府毁于火。约两百五十年间,历经了明朝十一位代王。代王府两百五十年的历史,包含了王妃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
代王府明代官式裕门、端礼门、承运门、
承运殿等四大主要建筑已见雏形。2012年7月11日,记者复建工地看到,由南向北依次排开的门、殿大木结构立架正在成型,王府内其他各类明代官式宫殿、廊坊等大木结构立架同时推进,预计到10月底大木结构施工全部完成。
代王府是占据原辽金国子监、元
县学、明大同
府学的地址而兴建的,先后经历了五个年头(1392年~1396年)。从明
正德《大同府志》卷首所列“代王府图”中可看出,代王府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四周有高大的围墙,四面各辟一门,其中,东曰
东华门,西曰
西华门,北曰
后宰门。整个建筑沿三条轴线铺开,中轴线上,前有
九龙壁隔和阳街与裕门相对。进裕门后依次为端礼门、
承运门、
承运殿、崇信门、存心殿、
长春宫、广智门;东边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广赡仓、长寿宫、望亲楼、清暑殿、宗庙、
燕居之殿、后殿等;西边轴线,先进入
戟门,左有
社稷坛,右有风云雷雨
山川坛,接着是大成之殿(左右均有
配殿),过穿廊为谨德殿及后殿等。此外,府内还设有
审理所、
典膳所、
奉祠所、
典宝所、
纪善所、良医所、
典仪所、工正所、
仪卫司等为王府服务的机构,掌理府事的
长史司设在王府之西。
另外,府内大门东有“钦承上命世守代邦坊”,门西有“天潢宗帝室亲蕃坊”,
牌坊高大挺拔,显示了王府的威严。姚斌说,代王府整个建筑金碧辉煌,豪华壮丽,廊庑连接,屋宇错落,前堂后寝,两厢配房,殿宇深邃,回廊曲折,是一组完整的王城府邸。
代王府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
承运殿坐落在代王府的中心。代王府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藩王的威严。后部
内廷却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三所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
外朝是代王处理政事的地方,主要有三大殿:承运殿、圜殿、存心殿。其中承运殿最为高大、辉煌。藩王即位、大婚、册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其时数千人“三呼千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王家气派。
代王府建筑的后半部叫
内廷,内廷宫殿的大门——崇信门,左右有
琉璃照壁,门里是
后三宫。内廷以
长春宫、前寝宫、后寝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三所和西三所,是
代王与代王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不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藩王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