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注
汉语词汇
仪注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í zhù,指测天的法式;制度,仪节;称婚、丧、会见等事的礼单。
出处
《后汉书·律历志中》:“衡兴参案仪注,考往校今,以为《九道法》最密。”
南朝梁·沈约《议乘舆升殿疏》:“正会仪注,御出乘舆至太极殿前,纳舄升阶。”
《南史·陈鄱阳王伯山传》:“武帝时,天下草创,诸王受封,仪注多阙。”
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张耆﹞第八子得一知贝州,王则反,不能死节,又为之制定仪注,伏诛。”
明·张煌言《建夷宫词》之七:“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三回:只用请安,一概仪注都免。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七回:有了厨子,菜还做得来,但是请外国人是个甚么仪注,须得预先考较,免得临时贻笑外人,少不得又把丁自建丁师爷请来商议。
茅盾《锻炼》九:“这也不知是何年何月定下来的仪注,如果不把两张八仙桌拼起来再盖上一块白布,那会议就不够正式。”
解释
1、指测天的法式。
2、制度;仪节。
3、称婚、丧、会见等事的礼单。也作「仪适」。
参考资料
仪注.汉典.
仪注.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30 20:31
目录
概述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