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不愧天(拼音:yǎng bù kuì tiān)是一个
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
孟子及其弟子《
孟子·尽心上》。
学生问是那三件快乐,孟子回答说:“第一是有圆满的家庭,父母都快乐安详健在,兄弟姊妹之间和睦,没有人当太保,也不会出意外,无灾无病;第二是,随时随地,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一切,到城隍庙烧香,面对阎罗王都不怕,因为没有犯过罪,没有做过亏心事,所以看见人,心不跳,脸不红;第三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第三件大快乐,但它的构成条件是要有‘英才’,如果‘得天下笨才而教育之’,就‘苦’也。当然‘英才’是很难得的,有些人教也教不好,说他好并不好,说他坏又并不顶坏,而是一种‘阴’才,这就在不苦不乐之间了。”
古典儒学并不是成天板着个面孔的禁欲主义者,相反,他们非常重视快乐的感受。值得追求的道德和行为,都是要令人感受到快乐而非痛苦的,因为,趋乐避痛是人之本性,唯有能从中感受到快乐的道德和行为,人们才会真的愿意而不是被迫去做。在追求快乐这一点上,贤和愚、凡和圣、君子与小人,都没有差别,他们的差别在于对快乐的理解上,即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倘能如此,则对父母能尽孝道,对兄弟能尽悌道,得享天伦,自然快乐,但这其实是自己无法控制的,或者说,如能获得此种快乐,是一个人的福气和幸运,也正因为如此,更应当珍惜有父母兄弟的时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一个学有所得的人对社会和文明的付出与贡献,也是他自我价值面向未来的一种传承和实现,这两者都能给人巨大的快乐。但此种快乐,同样不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努力,此时此刻天下有无英才,英才又能否为我所教育,这亦要有几分天意,因此倘若能够得到,自然更加要庆幸快乐。“仰不愧于天”,这便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俯不怍于人”,这便是“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唯有此乐,完完全全取决于自身,是任何一个人,无论天资好坏都能够努力做到的。这是自己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快乐。得此三乐,君子欣之悦之;失此三乐,君子哀之思之。
唐·
韩愈《昌黎集·卷十八·与孟尚书书》:“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宋·
杨万里《张魏公传》:“是以自昔人君修己正心,惟使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持刚健之志,洪果毅之姿。”
宋·
卫湜·《礼记集说》·卷一一四:内尽于己,外顺于道,则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心安体胖,是
贤者之所谓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