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化镇,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辖镇,地处宿豫区东南部、
中运河北岸,距宿豫区政府约20千米。截至2018年,仰化镇有户籍人口3.4万人。截至2020年10月,仰化镇下辖2个社区和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仰化社区。
建置沿革
清雍正二年(1724年),仰化隶属邳州市。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属徐州府。
民国十六年(1927年),北伐大革命,成立民国政府,废道尹制,宿迁直属江苏省政府,后又设专员区,宿迁属淮阴专乡,乡随宿属。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寇入侵,宿城沦陷,共产党军队在各地开展游击战争,仰化属抗日游击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本县运河东岸成立宿迁县,属中华第六分区,仰化集西头属宿迁县第二区,石范以东属泗阳县第五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秋,仰化集划为泗阳县程道口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春,划为宿迁第二区,当年秋天,成立运河特区(县级),下设顺河、大兴、程道、陈圩、古城五组,仰化双河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原双河区撤销,南部乡划为涧河区,北部乡村划为丁嘴区,仍属宿迁县管辖,至抗日战争胜利及地方解放后,仰化仍属涧河区。
1949年,丁嘴、大兴、涧河三区合并为大兴区,仰化属大兴区,是年秋,撤运河特区,程道、陈圩、古城三组,划为
泗阳县,大兴、双河划为宿迁县,同时原双河区西部乡村划为涧河区(今
仰化镇涧河村)东部仍为
双河区,仰化属涧河区。
1952年冬,从大兴区域内增设仰化区。
1957年,撤区并乡时,由仰化、复隆等乡和刘涧、守先的部分村庄组成仰化乡。
1958年,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仰化乡改称仰化人民公社,下辖村称大队,村下辖小组称生产队。
1983年,恢复乡村制,称仰化乡。
2000年,撤乡建镇,称仰化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2年,下辖仰化、马棚、同义、复隆、郭圩、卜圩、建新、孟湾、解闸、涧河、保祥、刘涧、新桥13个大队和仰化农科站。
1983年,大队改村,生产队改称村(居)民小组。
2001年后,行政村居整合,至2018年末下辖2个居民社区和7个行政村。
2019年11月,撤销解闸村建制,并入涧河村。
2020年10月,村级行政区划调整,8个社区(村)撤并整合为5个社区(村),撤并率37.50%。具体为:撤销涧河社区村、保祥村,合并设立涧河村;撤销新桥社区、刘涧村,合并设立永兴社区;撤销同义村、复隆村,合并设立新的复隆村。行政区划调整后,仰化镇辖2个社区、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仰化社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10月,仰化镇下辖2个居民社区和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仰化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仰化镇地处宿豫区东南部边陲,位于
宿豫、
泗阳、
宿城三区(县)交界处,仰化镇东、北接
大兴镇,西邻
陆集街道,南隔
中运河与宿城区
洋北街道、
洋河镇相望,东南部与泗阳县
三庄镇接壤,总面积52.36平方千米。
土壤
仰化镇境内土壤类型主要为沙碱土和淤土。
水文
仰化镇境内有涧河穿境而过,中运河、六塘河擦境而去。
人口
截至2017年末,仰化镇户籍人口为3.38万人,主要民族为汉族。
截至2018年末,仰化镇户籍人口为34072人。
经济
综述
2017年,仰化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3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7.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13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5500元。实现工业销售9.47亿元,利税2195万元。
第一产业
2017年,仰化镇耕地3.7万亩,其中优质稻麦2万余亩,主导产业浅水藕种植面积11280亩,瓜蒌标准化示范基地500亩,其他蔬菜面积1740亩,林地面积2000亩,水产养殖1500亩。已建成粮食家庭农场集群服务中心和莲藕家庭农场服务中心,为80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38家家庭农场,50余户种植大户提供社会化服务;涉及稻麦、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业服务等产业领域;建立了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浅水藕生态农业示范园、瓜蒌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特种水产(水蛭)养殖示范基地。
第二产业
2017年,仰化镇实现工业销售收入9.47亿元,
工业增加值1.91亿元,利税2195万元,完成工业开票销售收入2.2亿元,完成税收入库收入1464.17万元。全年共引进各类项目14个,实际到位资金3.06亿元,引进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开工项目4个,新增规模企业3家。年内,仰化镇新建盘活厂房2.35万平方米,完成单体设备投资100万元以上项目6个;实现乡镇工业开票收入1.5亿元,工业入库税收1012万元;打造村级全民创业点2个;新增“三来一加”企业20家,实现订单业务收入1.15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末,仰化镇境内有学校3所,在职教师155人,在校学生2551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17年末,仰化镇境内有卫生院1家,村级卫生室9个。
环境治理
2017年,仰化镇共拆除废弃设施及乱搭乱建2200余处,整治店外店和占道经营现象220处,清理乱堆乱放2300余处,新栽植绿化树木350棵,新扩绿地面积0.4公顷,划定车位250处,新添置标准垃圾桶550个,小型垃圾收集小桶6000个,建成村级公厕10座、镇级二级标准公厕2座,建成日处理废水1000吨污水处理厂1座,实施墙体涂白4万平方米,改造门头招牌350处。对文体广场进行土地平整、广场绿化、道路铺设、篮球场建设等,成为供市民健身娱乐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施村庄道路硬化20公里,改造镇区1080米幸福路道路(硬化、黑色化、人行道雨污分流、绿化、亮化),镇区建成污水主管网5.8公里,支管网6.1公里。组织对村庄河道和河塘整治165处,镇区绘制创文文化墙800平方米,沿线道路实施树木涂白5200棵。全镇152名保洁员,全年转运生活垃圾4500吨,组保结、村收集、镇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转运体系已全面建成。
交通运输
仰化镇境内没有国省道经过,有二级公路晓仰线过境。航运河流
中运河在镇区南部穿境而过。
历史文化
地名溯源
仰化古称安善圩。有东圩、西、南、北圩之说,圩内为安善集。追溯仰化镇的历史,原系仓基湖西岸的一个湖嘴子,早有渔民在仓基湖捕鱼,以此避风、生息,故有“日晒千条网,夜燃万盏灯”的传说。随着渔业的发展,生意茂盛,商人摆滩设点,人烟聚集、市贸经营逐渐繁荣。古有詹姓在此开槽头店,明万历年间,宿迁县知县
俞文伟准予在仓基湖西岸创建永兴集,隶属淮安府邳州,清咸丰十年(1860年)永兴集在四周筑圩,其中有东、南、西三门,门上分别题词,东门曰:紫气遥临,西门曰:瑞映马陵,南门曰:襟黄带运。又传乾隆下江南乘舟经过永兴集,见两岸百姓夹河欢呼,便口占一绝:“老幼数无万,都为仰化人,斯之未能信,惭愧颂声频。”又传乾隆曰:“河岸百姓,皆为仰化民”之说。从此永兴集改为仰化镇,一直沿袭至今,故当地文化人有“大路朝天——仰化”之说也。
逢集
仰化镇在农历一、三、六、八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