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桑河
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河流
仰桑河:位于西藏林芝市墨脱县版图中部,在米什米山脉中部,是一条从东流向西注入雅鲁藏布江的河流,素有牛奶河之称。它靠近雅江的阿米—吉刀村1905年是波密王设立的嘎朗央宗的县治之所,专门管理珞巴族的行政事务,如今已为印占区。阿米吉刀村的隔河东方是都登村,1962年更巴拉山战役时中国墨脱营曾到都登追击印军。
简介
据墨脱人讲,由于那里是女神的下身,河水实是她的尿液,水色特别美丽,清澈发蓝,略带甜味,素有牛奶河之称。在这婀娜的河流旁,有一块被称为“甲穷”的巨石,活像一
只威武的雄鸡。每当夜色降临,常发出喔喔的叫声,使人如临仙境;这巨石周围的绿林丛中,鸟儿的鸣唱格外悦耳动听;有时清脆婉转的鸟声像是在呼唤众神的名字,召请神明的降临,为远道来的朝拜者赐福。正是这些美妙的传说,吸引着广大藏区的信徒到此朝拜。这些虔诚的朝圣者认为,人若在有生之年到此地朝拜一次,可保此世幸福平安,死后灵魂升入天堂。如果虔诚的信徒,在朝拜圣地途中遇有不测,在弥留之际,亦要面对仰桑河的方向默默祈祷,以了却平生之愿。
流域历史
在聂巴朗杰任职期间,因地东村缺水,故在1919年将地东宗政府迁到墨脱村,此后即改称地东宗为墨脱宗。地东宗的管辖范围为五错六寺,只到蒙哥、西让以上。五错是卡布错,东布错, 荷扎错,莎嘎错,背崩错,下为另立的嘎朗央宗。拉萨色拉寺接管墨脱宗以后,取消卡布错,把 嘎朗央宗改为达岗错,划归墨脱宗,成为后来的五错。
嘎朗央宗位于麦克马洪线以南,北起更巴拉山、高尤拉山,南至喜饶巴登河与仰桑河,有更仁、卜浪、哥部、都登、林根、班戈、阿米吉刀、古根、哥仁、牛岗、蒙哥扎、扎西岗、马勇、果尔普、月儿冬等几十个村庄,其中后八个村寨属于麦克马洪线以北的达岗错,统称嘎朗央宗。
嘎朗央宗是一转经圣地。藏语音译:“嘎”是白色,“朗”是黑色,“仰”是富,表明富饶。仰桑河的水很美,青得发兰,味甜。靠仰喿河的山上有一巨石,藏语叫 “耐”,译为圣石。这块巨石,藏语叫“夹穷”,即像一只鸡,传说夜里会发出鸡鸣。这里鸟类多,音色好,传说会呼叫神的名宇。到这里转经的香客,很早以来就没有断过。他们把这里的山脊为糟粑山,仰喿河誉为牛奶河,迷倍到这里转一次经即可升入天堂。过去信佛教的藏族人民,把能来这里转一次经,视作一生中的美好幸啪。这块圣地在藏族心目中历史由来已久,还在波密土王统治达岗错以前,昌都寺的帕巴拉查加滚活佛就到过这里,对珞巴族说,经典上记载,这里要盖一个宗房。帕巴拉活佛把这个宗命名为嘎朗央宗,并解释 “嘎”是命令之意,央是仰桑河的头一个音,间时在这里修了宗房,这是嘎朗央宗的来源。
门珞之战后,波密土王在这里派出宗本,仰桑河以下的希蒙和嘎高等地区则向波密土王 交税,影响所及直达中印传统习惯线。
由1905年到1928年一共派出八任宗本,历时二十四 年。
一,居美,原箱西康藏族,住马蒙古扎村。1905年一1907年。
二,索木达吉,博那村门巴族,1908 —1910年。
三,西扭,阿米村珞巴族,1911 —1913年。
四,阿里,吉多村珞巴族,—1919年。
五,阿当,格林村珞巴族,1917—1919年。
六,果里,阿米村珞巴族,1920 —1922年。
七,许里,阿米村珞巴族,——1925年。
八,依扬,阿米村珞巴族,1926—1928年,
八任宗本中六个都是珞巴族,说明波密土王注意到用珞巴人管理珞巴事物的措施。宗本 常住家里,群众有亊到他家去解决。宗房成了转经香客的住房。后来因为珞巴族不信佛教,“耐”石被砸,宗房失修,反映了噶朗央宗玫府的松散性。
噶朗央宗没有设“错”,只在各村置一学本,为宗本收税。宗本每年向地东宗送交税物以外,每隔三年必须去见一次波密土王,报告工作,听取指示。见波密土王时,宗本献上—张兽皮,返回时,土王送铪宗本一身 新衣服和其它用物,以表示关怀。噶朗央宗不受地东宗的约束,不是地东宗的附属区,直属波密土王管辖。
西藏地方政府与波密土王发生战争以后,波密土王败,攻权由西藏地方政府划归所厉的色拉寺管理以后,改为达岗错,加强了达岗错及其以南地方的统治,增加了税收。色拉寺 的墨脱宗政府,开初从各错抽调教十人,每年到波里伯砸(波里沙塘)巡逻一次,并召集珞巴头人开会,要珞巴支差,经珞巴族头人要求威少兵员的供应,后来允准改为在大江两岸,一边减少为十余人每年巡逻一次,由珞巴人负担其食宿。西藏地方政府在这里行使自己的主权。
发展历程
2024年3月30日,民政部发布包括仰桑河在内的“第四批增补藏南地区公开使用地名”。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1 14:35
目录
概述
简介
流域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