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手段
价值观术语
价值手段是价值观有机整体的一个重要部分,个体的基本价值观包括价值目标、价值手段、价值评价。价值手段是人们关于什么样的手段或方法对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更有价值的观念系统。它涉及“人该怎样活着”、 “我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或手段去实现我追求的生活目标才最有价值”等问题。与价值目标系统相比,价值手段系统由于与人的实践活动更接近而更容易改变、更新,它常常是价值观更新的突破口和主要内容。
结构分析
20世纪70年代,罗克奇(Rokeach)将价值观分为“终极状态” 与“行为方式”两类.即终极性价值观(terminal values)和 £具性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并由此形成了罗克奇价值观调查表(Rokeach Value Survey)。在罗克奇研究的基础上,Bfithwaite和Law发展出了“目标和方式价值观调查表”。[ ]罗克奇等研究认为,价值观可以是工具性的或是终极性的,工具性和终极性是相互体现和依存的关系。但他们都没有对工具性的价值观即价值方式或价值手段进行深入的研究。国内一些学者曾经使用罗克奇的价值观测量表对中国人的价值观进行过测查研究。然而,西方的测查量表是依据西方人的生活实际编制的。已有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与西方人有相当大的差别。
从哲学上,我们来分析价值手段的意义及其生成的原理:实践活动是凭借一定的价值手段以实现价值目标的活动。价值手段是人对外部对象所采用的作用方式,是价值目标在客观对象中实现自身的中介,它之所以能够为主体服务、实现主观的目的,是因为它同时是一种能够作用于对象的现实的客观力量,从而使主体力量有了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正是因为价值手段的意义存在,使其成了使我们生活、工作、学习更加高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多种价值手段,不同的价值手段其性质、效果也可能不尽一样。价值手段的分类,主要有经济的价值手段、政治的价值手段、道德的价值手段等,每一个价值手段都有自己的作用空间、功效定向。因此,我们“往往需要对各种手段加以比较分析,选出最佳手段并加以运用”[14]。科学性、经济性和正义性作为“最佳手段”的根据属性,决定了它的选择要经历一个价值主体对价值手段的“好坏、美丑、益损、正确与错误”的判断、分析的过程。它是某个价值观的实际表现。
社会转型主体
社会转型中的主体的价值选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价值取向、价值目标和价值手段。中国的社会转型选择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以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目标;选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要价值手段。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4 20:34
目录
概述
结构分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