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波动是价格因
生产成本和
供求关系而上下涨落的现象。商品价格由生产商品的成本和利税构成,价格形成还受供求状况的影响。由于产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是经常变化的,这就决定着价格是经常上下波动,而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价格波动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地说,生产成本下降较多,或者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就会下降;相反,在生产成本有所上升,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就会上升。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运动,因而价格的上下波动是有一定限度的。在一般情况下,价格上升,会刺激供给增加同时又抑制需求,所以,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停止继续上升,甚至可能会下跌;相反,价格下降,会刺激需求增加同时又抑制供给,所以,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停止继续下跌,甚至可能上升。价格的这种上下波动,形成一种机制,自动地调节着社会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生产和消费的均衡。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按照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要求价格符合价值。然而,在每一次具体交换过程中,两者并非都能达到一致。商品价格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符合价值,是以商品的供求平衡为条件的。在竞争规律支配下,商品的供求关系处于经常的变化中。因而,价格与阶值是经常不一致的。
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求过于供时,价格又高于价值。价格以价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价格波动受价值规律的支配,马克思说:“不同商品的价格不管最初用什么方式来互相确定或调节,它们的变动总是受价值规律的支配”。
价格波动的幅度总是受到价值的制约,不会相去太远。而且,从一个较长的时期和从全社会来看,高于或低于价值的价格相互抵消,总的来说,商品的总价格和总价值仍然是相等的。因此,价格波动不但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恰好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恩格斯说:“商品价格对商品价值的不断背离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