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安利
海峡两岸和谐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任安利,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人,著名公益慈善活动家,海峡两岸和谐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其组织发起的“抗日八百壮士遗骸回国活动”,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互动,引发两岸舆论和官方的积极关注和支持。
人物简介
2007年,任安利发起成立了海峡两岸和谐发展基金会并担任董事局主席兼理事长。
公益行动
2011年,捐助8万元善款给白血病少女。
2012年5月1日,捐10万元资助断筋男童。
2013年9月25日,由海峡两岸和谐发展基金会举办的“净化网络环境媒体座谈会”在北京举行。理事长任安利在座谈会上表示,为响应中央号召,净化网络环境,已经联名全国百名律师,出倡议书,积极协助网络维权诉讼,维护受侵害群体合法权益,并呼吁“坚守七条底线”,净化网络环境,文明上网,文明发帖,文明跟帖,杜绝各种网上谣言的传播活动。发起百名律师呼吁净化网络环境
2013年投资纪实战争电影大片《血战松山》
2014年3月,海峡两岸和谐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任安利向全球华人发起“推动海外烈士遗骸归国”倡议书。
捐助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海峡两岸和谐发展基金会救助异型先天性心脏病藏族患儿洛绒拉姆和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愿者——河南濮阳农民张海军的儿子张超帅医疗费用捐赠仪式,13日上午在北京武警第二医院举行。海峡两岸和谐发展基金会将13万元捐给武警第二医院用来救助藏族女孩洛绒拉姆和四川地震救灾志愿者张海军的儿子张超帅。
媒体报道
军人慈善家任安利做客大公网 揭秘将士遗骸回国辛苦路
大公网6月12日讯“忠魂归国”公益活动今天在云南省腾冲县举行。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抗日阵亡将士的部分遗骸和墓地的圹兆土(即墓地的泥土)将被装于24个骨灰罐,归葬在云南省腾冲国殇墓园的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墓。大公网邀请国内知名军人慈善家任安利解读抗日将士遗骸归国意义。
1943年10月,重振旗鼓的中国驻印军在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史迪威的率领下,开始向缅北大举反攻,打通中印公路,粉碎日本对美援华物资的封锁,并最终洗刷了战败的耻辱与悲伤。而在这过程中,《大公报》始终以客观中肯的报道,记录中国远征军涅槃重生的真实图景。出于对《大公报》的信任和尊重,史迪威从中国战区解职离任之际,特向《大公报》寄信表达感谢。
正因《大公报》与缅北中国远征军的不解之缘,大公报专门派遣记者前往云南腾冲记录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回国这一历史瞬间。
在报道后方的大公网,邀请著名军人慈善家、海峡两岸和谐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任安利先生做客嘉宾访谈。
军人出身的任安利,长期致力于弘扬中国军人荣誉、推动人道主义发展等慈善活动。今年3月他向全球华人发起“推动海外将士遗骸归国”倡议书。2009年在北京成功举办迎接‘抗日将士遗骸回国活动’,开创了搜寻海外中国军人遗骸归国的第一步,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任安利提到5年前操作“迎接抗日将士遗骸回国”活动时“精神压力特别大”,原因之一是很多人不理解,毕竟教科书和课本里的内容有些出入,因而民间组织海外基金会独家发布操作。
另一个困难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老人已经离世,相关线索更加难以寻找。不过在搜寻的过程中,任安利组织人力远赴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将士遗骸搜寻,受到了当地使馆和华人华侨的帮助。用他的话说“最终还是非常的圆满”。
亲身经历了搜寻的艰难,所以从那时起,任安利就有一个心愿,希望从民间的角度促使官方高度重视此事。因而这次看到云南省相关政府部门参与将士遗骸回国,他坦言:“我感到高兴和感慨。”
作为长期关注将士遗骸回国的军人,同时也是国内最早涉足这一善举的慈善家,任安利对“缅北抗日将士遗骸回国”有着独特的思考和观察。
他称4万中国远征军的遗骸一直在外漂泊70多年,如今逐步归葬祖国,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今后诸如抗美援朝将士遗骸归国肯定也会更加受到各界关注。
遗骸回国
“八百壮士”壮举震惊中外
1937年10月26日,淞沪会战进入最后阶段,宝山大场防线失守,国民党军队决定全线西撤,命令88师留下一个团进行掩护。26日深夜,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急匆匆的回到团部,他的手上拿着88师师长孙元良的一纸手令,上面命令“524团第一营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这最后一块阵地,就是四行仓库。那时的四行仓库,南面紧挨苏州河,东面是英国、美国控制的公共租界,西面、北面已经被日本军队占领。这幢钢筋水泥建筑占地0.3公顷,宽64米,高25米,最初是4家银行存储贷物的联合仓库,以墙厚楼高、易守难攻著称。一直到27日凌晨3点,从前线撤退到四行仓库参加掩护的共计420人,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对外仍用团的番号称有800人,八百壮士由此得名。
八百壮士获高度肯定
200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称,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总书记的讲话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事迹,大大地鼓舞了当年的国民党抗战老兵和其亲属。率领“八百壮士”殊死搏斗的谢晋元团长的儿子谢继民应邀从上海到京参加纪念活动,他的妻子吴国翠说,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包括“八百壮士”在内的国民党抗战部队的贡献,还有台湾在抗战中的历史,非常客观,表现出了对历史的尊重。
英雄遗骨流落他乡
2008年12月23日,搜狐社区网友“天竺道”在搜狐社区上发表了一篇《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八百壮士”遗骨在海外无人问津》的帖子,文中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华人在拉布尔附近偏僻的山坡上,发现数百名中国抗战将士的墓地,其中有包括在1937年10月在上海淞沪战役四行仓库保卫战”名震中外的“八百壮士”在内国民党军队的将士,以及新四军和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战士。他们在抗战中被日军俘虏,后被遣送至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日军集中营遇难。这些墓地建于1945年抗战胜利后,由当地的华侨和被盟军解放的中国战俘共同为集中营中死难的战友修建。经过60多年后,由于当地火山频频喷发,当地华侨纷纷移民他地,导致这些中国抗战军人的墓地失去保护,年久失修,破坏严重。
迎接抗日将士遗骸回国活动
2009年3月17日,海峡两岸和谐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任安利在京宣布正式启动“迎接抗日将士遗骸回国活动”,争取在年内完成流落在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抗日将士们遗骸的身份确认,其中包括当年在淞沪战役中保卫上海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遗骨,并力争将将士们的英灵接回祖国,在国内为他们举行隆重的迁葬仪式,让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烈早日叶落归根。此举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互动,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携手推动将流落在海外的抗日将士们的英灵接回祖国,让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烈早日叶落归根,引发两岸舆论和官方的积极关注和支持。
海峡两岸积极合作
在3月17日北京“迎接抗日将士遗骸回国活动”启动仪式上,“八百壮士”团长谢晋元之子谢继民、连长上官志标之子上官百成,分别从上海和台北带来了两地的水和土,在活动现场将来自两岸的水、土融合在一起,交由海峡两岸和谐发展基金会带到巴新祭奠。上官百成说:“希望抗日将士的亡灵能感觉到来自祖国家乡的水土。”
开创海外中国军人遗骸归国第一步
海峡两岸和谐发展基金会发起的“迎接抗日将士遗骸回国活动”开创了搜寻海外中国军人遗骸归国的第一步,引发了而广泛的社会反响,中国将士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的一些不为人知英勇事迹不断被社会所了解及认同。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更多的牺牲抗战将士英灵安置、健在抗战老兵生活等问题的关注。其中,对抗战期间牺牲在缅甸的8万中国远征军遗骨的搜寻工作成为“迎接抗日将士遗骸回国”的又一后续行动。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入侵缅甸,企图切断滇缅公路。为了保卫滇缅公路,1942年3月,中国政府抽调了10万名精兵组成远征军奔赴缅甸。到达缅甸以后,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但后来因为英军配合不力,远征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5月上旬,中英军队开始撤退。日军切断了远征军的归国通道,少数战士跟随美国统帅去了印度,大部分战士都在杜聿明将军的带领下走进了野人山,他们准备从那儿绕道回国。野人山位于中印缅交界处,绵延千里,纵深200多公里,山上乔木遮天,终年不见天日,猛兽成群,蚂蝗遍地,传说还有野人出没,当地人把这片方圆数百里的无人区统称为野人山。
6月,数万名疲惫不堪的中国远征军战士走进了野人山,开始了他们的“死亡之旅”。野人山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残酷吞噬着一个个刚刚经过浴血奋战的中国士兵的生命。该批中国远征军以10万之众出国,活着离开战场的只是4万多人,而最终穿越野人山回归国境的只有3000多人。
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这场战争历时3年零3个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至今,仍有6万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散落在缅甸。战争已经结束66年了,在这片飘荡着数万中国军人亡灵的异域,没有人知道,有多少老兵至死都在等待着有人接他们回家。
2011年,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由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云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支持的“忠魂归国”系列活动,终于在7月底至8月中旬在缅甸北部的密支那、西保等地寻找到19位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遗骸,火化后安放在骨灰罐中保存后护送回国。“战友们,你们终于回家了!”腾冲的远征军老兵卢彩文在面对昔日战友的骨灰坛时,几欲泪下。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很多还健在的老兵都赶来迎接忠魂。在他们的心中,70年的时光留下了一道深刻的痕。
任安利:最希望两岸官方军方携手共迎将士遗骸
大公网6月12日讯(记者王宇)“忠魂归国”公益活动今天在云南省腾冲县举行,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抗日阵亡将士的部分遗骸和24个骨灰罐归葬在云南腾冲。在此背景下,作为民间组织烈士遗骸归国“第一人”的任安利先生做客大公网,讲述多年来他热心支持推动将士遗骸归国活动的心路历程。
任安利曾是一名军人,长期养成的军事素养和爱国情怀使他自然高度关注中国军人遗骸的海外回归一事。2009年的一个契机让任安利更坚定将此作为一项事业。
当年任安利和他的团队海外基金会获得消息,在太平洋上的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有中国军人遗骸,任安利出资数百万投入到两地搜寻当中,在各种纷繁杂芜的线索里,海外基金会找到了众多中国军人遗骸的下落。
2009年海外基金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迎接“抗日将士遗骸回国活动”,开创了搜寻海外中国军人遗骸归国的第一步,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当时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就此成为了继美国、韩国、日本之后第四个重视海外军人遗骸的国家。显然,任安利和他的团队功不可没。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13 21:32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公益行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