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玛目·朋佐尔
印度尼西亚伊斯兰教改革家
伊玛目·朋佐尔(Imam Bonjol,1772—1864) 近代印度尼西亚伊斯兰教改革家,抗荷斗争领导人。本名佩多·沙里夫·伊卜奴·潘狄托·巴雅努丁(Peto Syarif Ibnu Pandito Bayanuddin),又名穆罕默德·沙哈布(Muhammad Syahab)、和马利姆·巴萨(Malim Basa), 生于西苏门答腊米南加保一个伊斯兰教师家庭。是西苏门答腊帕萨玛摄政的丹绒·蓬嘎村。是布亚·努丁阿訇的儿子。自幼随父学习阿拉伯语和伊斯兰经籍,后帮助其父从事宗教教育,取得彼托·沙里夫(即伊斯兰教师)称号。先后从端古·南伦切赫等多位穆斯林导师学习。
人物生平
业绩:
生活情趣:
一生信奉伊斯兰教,把宣传伊斯兰教新教义作为自己的义务和乐趣。
养生食物:
牛肉、羊肉、各种面食、土豆、蕃茄、香蕉、榴连、杨桃、茶。
相关事件
1803年伊斯兰传教师哈吉·米斯金等人从麦加朝觐归来后,在米南加保传播瓦哈比派教义,伊斯兰教改革运动(即比达里教派运动)遂以此为开端在米南加保发展起来。穆罕默德·沙哈布接受了瓦哈比教义,不久在朋佐尔地方建立了比达里教派的新传教中心,并自称伊玛目·朋佐尔(即朋佐尔教长)。他后来就以这个称号闻名于世。伊玛目·朋佐尔以“凭《古兰经》立教”、“纯正伊斯兰教”为旗帜,大力传播瓦哈比教义,反对代表 贵族和部落酋长利益的老教派(即黑衣教派)异端思想和世俗化的腐败统治,主张用封建父系家长制代替母系家长制,抨击传统的旧习俗如斗鸡、赌博、抽鸦片等,坚持严格遵守伊斯兰教原旨教义。他要求凡加入比达里教派的穆斯林,必须遵奉《古兰经》和教法,履行宗教功课,坚持一天5次礼拜,严禁吸烟、饮酒、斗鸡和赌博,禁止男人穿丝绸衣服和戴金银首饰。比达里教派效法阿拉伯人的白色服饰,故称白衣教派。该派规定凡男性信徒必须剃光头、留长胡须,穿白袍、戴白头巾,女性必须穿白袍,蒙上面纱。自1805~1821年,比达里教派在米南加保地区同老教派进行了持久的宗教战争,所到之处,用武力镇压王室成员、贵族和部落首领的反抗,没收他们的财产,剥夺其世袭领地和特权,把老教派的被俘人员作为奴隶。比达里教派的势力迅速扩展到米南加保广大地区,朋佐尔成为该派的宗教文化、手工业和商业中心。1819年,荷兰殖民者重新侵占西苏门答腊巴东等地,老教派首领投靠荷兰殖民者,1821年米南加保王室同荷兰签订出卖主权的协定,派兵镇压比达里教派运动。
史籍记载
1821~1836年伊玛目·朋佐尔领导比达里教派的军民,在米南加保地区经过长期的斗争,奋勇抗击刚从英国手中接收印尼的荷兰侵略军,将宗教战争转变为抗击殖民主义的人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经过几年的短兵相接,结果当时在印尼尚未扎稳脚跟的殖民军被他的帕德里军打败,不得不于1824年与他签署了一项和平协议。1825年大爪哇战争爆发后,殖民军全力投入战争,结果帕德里军又获大胜,他更乘机扩大了自己的地盘。1830年,当爪哇起义通过谈判被平息后,殖民军便违背诺言,以全部兵力大举进犯西苏门答腊。此时,佩多·沙里夫虽率军英勇对抗,但势力相差太过悬殊,结果辖下各省纷纷被敌占领,他也被俘虏关押,1932年逃出并流亡海外。后来荷军统领曾希望与其修好,但他知道这是敌军的诱饵,故不为所动。1837年8月16日,荷兰军队使用谈判的诡计,占领了邦佐尔村社,他也因被密告而再次被捕并被流放到齐亚留尔。他被辗转流放到巴达维亚、万鸦佬和安汶等地。伊玛目·朋佐尔在流放期间撰有《回忆录》一部,叙述了他的生平事迹和比达里教派运动的经过。1864年11月6日,,伊玛目·朋佐尔在在最后一个流放地苏拉威西岛的米那哈萨去世,并葬于当地,终年92岁。
历史评价
印尼建国后,他被确定为民族英雄,印度尼西亚人民在朋佐尔为这位英雄建立了纪念碑,在印尼现今仍流通的5,000卢比面额纸钞上印有他的肖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19 10:4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