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汉霖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著名鱼类学家
伍汉霖(1934年—2022年6月3日),1956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学院(现上海海洋大学)水生生物专业。上海海洋大学教授、著名鱼类学家。
人物生平
1956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学院(现上海海洋大学)水生生物专业。
解放前,囿于国力衰弱,国内鱼类研究进展非常缓慢,许多国产鱼种都被外国人抢先命了名。当时的伍汉霖对此非常揪心,也立下志向:“‘鱼类王国’的研究和命名工作,应有我们国家的一席之地。”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教学与科研生涯中,伍汉霖一直秉承这一志向。伍汉霖与其他科研人员先后命名小眼真鲨、广东鳐、长吻六鳃魟、短尾蛇鳗、褐毛鲿、中华胡椒鲷、中华沙塘鳢、伍氏拟髯虾虎鱼、大青弹涂鱼等新种,为鱼类冠以中国名。
为了解东海及其他海域鱼类资源,伍汉霖参加了由著名鱼类学家朱元鼎主编的《东海鱼类志》和《中国石首鱼类分类系统的研究和新属新种的叙述》的鱼类采集和编写,参加了当时全国海洋鱼类区系的调查研究和编写工作。
为了完成中国虾虎鱼类的研究,伍汉霖又花了20年的时间,在西沙群岛、台湾等全国各地区采集标本。1989年中国记载的虾虎鱼种类不到100种,2008年图书出版时经伍汉霖整理已增加到307种。1978年,伍汉霖根据多年的积累和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与同事合作编写了《中国有毒鱼类和药用鱼类》一书。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伍汉霖参加了西沙群岛的鱼类区系调查采集、海南岛和广东省的淡水鱼类资源调查研究工作,共同编写和出版了《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海南岛淡水及河口鱼类志》和《广东淡水鱼类志》。
1999年,由伍汉霖担纲和台湾鱼类学家合著《拉汉世界鱼类名典》,由台湾的水产出版社出版。
2021年,伍汉霖和其弟子主编的《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大陆、台湾、香港的14位权威学者参与编写,全书287.5万字。
2022年6月3日19时56分,伍汉霖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逝世,享年88岁。
研究方向
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一直坚持从事鱼类分类学和形态学的研究工作,尤以研究虾虎鱼类、有毒鱼类和药用鱼类著称,是国内知名的鱼类研究权威专家。
主要作品
伍汉霖先生著作有《拉汉世界鱼类名典》《中国有毒鱼类和药用鱼类》《海南岛淡水及河口鱼类志》《广东淡水鱼类志》《辞海(全部鱼类条目)》《中国脊椎动物大全》《中国有毒和药用鱼类新志》《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2-12-22 22:2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