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晨,字不详,琅邪东武人。袭父爵为不其侯。伏晨为人谦敬博爱,尤其好学。
汉顺帝时,因为孙女伏氏被册封为贵人,特赐予他
奉朝请的资格和特进的地位,后去世。
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古称春季的朝见为“朝”,秋季的朝见为“请”。
奉朝请者,即有以加朝会的资格。东汉对
罢省的三公、外戚、宗室、诸侯,给以此名。使得岁时朝见,以示优待。
西汉后期始置,本非正式官名,为引见之称。如成帝时
张禹以老病罢,仍以列侯身份朔望朝见,位
特进,见礼如丞相。行之既久,渐成加官。以赐列侯中有特殊地位者,朝会时位仅次三公。《后汉书 志第二十八》:“中兴以来,唯以功德赐位
特进者,次车骑将军……”
玄祖父:
伏理,为当世名儒,以《诗》授
汉成帝,担任高密太傅,另外创造了名闻天下属于自己的学说;
曾祖父:
伏湛,字惠公,性孝友,少传父业,教授数百人。成帝时,以父任为博士弟子。五迁,至
王莽时为绣衣执法,使督大奸,迁后队属正。 更始立,以为平原太守。光武即位,知湛名儒旧臣,欲信干任内职,征拜尚书,使典定旧制。时,大司徒
邓禹西征关中,帝以湛才任宰相,拜为司直,行大司徒事。车驾每出征伐,常留镇守,总摄群司。建武三年,遂代
邓禹为大司徒,封阳都侯。后河南尹、司隶校尉于庙中争论,湛不举奏,坐策免。徙封不其侯,邑三千六百户,遣就国。 再后来
光武帝敕尚书择拜吏日,未及就位,因宴见中暑,病卒。赐秘器,帝亲吊祠,遣使者送丧修冢;
子:
伏无忌,亦传家学,博物多识,顺帝时,为侍中屯骑校尉。永和元年,诏无忌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元嘉中,桓帝复诏无忌与黄景、
崔寔等共撰《汉记》。又自采集古今,删著事要,号曰《伏侯注》。卒于官;
曾孙:
伏完,沉深有大度,举孝廉,稍迁五官中郎将、侍中,以选尚阳安长公主,后历官执金吾、辅国将军、中散大夫、屯骑校尉,女为孝献皇后。建安十四年(209年)逝世;
玄孙女:
伏寿,以选入掖庭,为贵人,兴平二年(195年),被汉献帝
刘协立为皇后。建安十九年(214年),伏皇后当日图谋泄露,
曹操废杀
伏寿及两个皇子,其宗族百馀人亦被杀。伏皇后母亲
刘盈等十九人徙涿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