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严挺之传》:“客次有《礼记》, 萧炅 读之曰:‘蒸尝伏猎。’ 炅 早从官,无学术,不识‘伏腊’之意,误读之。 挺之 戏问, 炅 对如初。 挺之 白 九龄 曰:‘省中岂有伏猎侍郎?’”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地理·胊忍辨》:“夫以二字之微,以 师古 许慎 杜佑 三家尚有误舛,今之不悦学者,乃以漫浪视之,几何不为‘伏腊侍郎’乎!”亦省称“ 伏腊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相诗词》:“二公故风流宰相,非伏猎、
弄麞之比,独晚途狂谬取败耳。”
人以类聚。唐朝宰相李林甫因为写错别字,以“弄獐宰相”的绰号贻笑千古,他所引荐的户部侍郎萧炅也是个白字先生。有一回萧炅出席祭吊典礼,座上有《礼记》,他拿起来翻读,竟然将夏、冬祭祀节日名的“伏、腊”读作“伏、猎”。在座的很多人都听出了其中的错误,但大家都强忍着没笑。事后,尚书左丞严挺之气愤地对宰相张九龄说:“朝堂上怎能容纳这样的‘伏猎’侍郎!”于是,萧炅被贬为岐州刺史。李林甫对此怀恨在心,后来借故把张九龄和严挺之都排挤出朝,算是为萧炅报了仇。但是,“伏猎侍郎”这个绰号却不胫而走,成为人们的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