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妙之门》是2014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尚仁、子愚。
内容简介
作者认为,《道德经》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杰作,也是
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个思想体系。本书按照道、天、地、人四大范畴的内在逻辑联系,遵循道论、德论、人性论、社会历史论、修养论的思辨次序,对《道德经》思想予以全新的解构和探讨,化深远简奥为平易晓畅,遂使玄之又玄的千古大道焕然一新,入目则有默契神会之乐,用于调适身心尤觉大道之妙用难穷。
作者简介
张尚仁,196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原
广东行政学院院长、教授,现受聘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首批国务院颁发
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已出版著作30本,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计约400万字。
子愚,毕业于武汉大学,老子及中国传统文化信奉者,云南得妙斋主人。
目录
前言
综论 《道德经》的思想体系(1)
一、《道德经》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杰作(1)
二、《道德经》思想体系的层次结构与内在逻辑(4)
(一)道论(5)
(二)德论(11)
(三)人性论(13)
(四)社会历史论(15)
(五)修养论 (16)
三、《道德经》创立的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理论(19)
四、弘扬《道德经》思想的重大现实意义(25)
第一章 绪论(34)
第二章 道论(44)
第一节 “常道”的本体论(44)
第二节 “反者道之动”的运动论(73)
第三节 “图难于其易”的方法论(83)
第四节 “知不知上”的认识论(88)
第三章 德论(95)
第一节 “道”与“德”的关系(95)
第二节 “德”的内容(101)
第四章 人性论(112)
第一节 人性与道性(112)
第二节 人性的扭曲(120)
第三节 人性的复归(127)
第五章 社会历史论(136)
第一节 历史发展的阶段论(136)
第二节 社会管理论(149)
第六章 修养论(180)
第一节 人生修养(180)
第二节 圣人的修养(189)
后记(209)
前言
本书的重点是探讨研究《道德经》思想体系。
近代中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在《老子》评语中说,老子的《道德经》有“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语,“西国哲学所事者,不出此十二字”。约成书于公元前7世纪的《道德经》(因系老子所著,亦以《老子》为书名),因其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地位而源远流长。《道德经》这股文化传统的洪流,在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壮大,早在唐朝就被译成梵文传到了国外,迄今世界上已有近百种文字译本,而全世界只有130多种文字。
自《道德经》问世以来,历代译老、解老、释老的著作难于计数。然而,众多学者的解读却相差颇大。《道德经》是开启“众妙之门”的钥匙,历朝历代的学人耗尽毕生精力解读《道德经》,无非是想入“众妙之门”。我们编写这本书,就是希望对读者读懂《道德经》有所帮助,至于是否能进入“众妙之门”,就只有靠读者自己努力了。
老子生活在公元前7至6世纪,在史籍中,最早讲到老子的是《庄子》。庄子生活在老子之后两百年左右,在《庄子》一书中,直称老子为老聃。所以,我们认为老子就是老聃,姓老名聃。像孔子姓孔名丘后人称孔子、庄子姓庄名周后人称庄子一样,老子姓老名聃后人称老子。这是顺理成章的。现在人们都说老子姓李名耳,这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的说法。《史记》是正史,中国人历来尊重正史,要否定正史上说的,要有十个以上的例证;要肯定正史上没有说的,也要有十个以上的例证。所以,老子姓李名耳就一直流传下来了。可是,现在有人去查史料,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人名,没有一个是姓李的,老子生活的时代,李姓很可能还未产生。我们尊重正史并不错,但《史记》中对老子的生平说法其实是不确定的,还说老子或叫老儋,“世莫知其然”。就是说,老子是不是叫李耳,作为正史的《史记》其实是没有明确肯定的。到唐朝时,李世民根据《史记》说老子姓李,认他为自己家族的老祖宗。皇帝都认定了,人们也就不再去怀疑了。我们现在说老子就是老聃,不叫李耳,也不是想去作考证,无非是认为这样可能更符合历史事实。
按《
史记》的说法:“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字”,这里并没有说老子著的书分为几章。《庄子》中引用了《道德经》的一些段落,也没有说是第几章。秦朝初年的法家代表韩非著的《解老》、《喻老》也没有提到过分章。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及
长沙马王堆的帛书《老子》都是没有分章的。现行《道德经》81章是东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分的。那时,张道陵已创立道教的前身五斗米道,把老子奉为教主,把老子的书奉为经典,始有《道德经》一说。河上公注《道德经》时分为81章,大概受道教对“81”这个数字的崇拜的影响。道教奉老子为教主,老子也就是道教中的道德天尊,在民间中称为太上老君。他在母腹中怀了81年才出生,出生时已经满头白发了,所以称为“老子”。由此,“81”成为道教中的一个神圣数字。后来王弼注《道德经》时也按81章,这个分法就流传了下来。后世亦比较流行,人们将81章的本子称为“通行本”。流行“通行本”,说明这种分法自有它的一定合理性。但也有许多研究者不是这样分的,如西汉后期的严遵,将《道德经》分为72章,清代的魏源又将《道德经》分为68章。总之,五千多字的《道德经》原本怎样编排,确是一个存疑问题。我们现在研究《道德经》,不按通行本的81章的顺序编排,而是按照我们理解的《道德经》思想体系的内容分为五章,每章又分几节、几段编排。章、节标题为编著者所加。为了和通行本对照,各段的原文后面及讲解中引用原文时用“( )”中的数字标明是通行本的第几章。通行本的少数章,存在一章中两部分内容相差甚大的情况,我们就将其分拆,部分内容合并到相关的段落中。有的段落,我们重新作了标点断句,对内容作了新的解读。《道德经》的许多段落,包含几方面的内容,但每段有一个中心思想,我们按中心思想将其安排在某一章中。这样重新编排《道德经》的章节和段落,是希望显现《道德经》的思想体系。
《道德经》是中国思想史上建立的第一个思想体系,专门研究“玄之又玄”或“形而上”的思辨哲学。《道德经》讲的“道”是非经验的,即“形而上”的对象。但不像黑格尔哲学那样只是概念的逻辑推演,而是将“道”的理念用来认识世界和指导统治者管理国家,并指导我们的身心活动。《道德经》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天、地、人,是我们思考宇宙的四大范畴。世界的本体是“道”,“道”在天地中的表现是“德”,“道”在人身上的表现是人性。人组成社会,社会在发展变化;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人性也会发生变异,造成人类的生存危机。为了摆脱危机,人类必须认真修养。按照《道德经》这样的内在逻辑,将其全部内容分为道论、德论、人性论、社会历史论、修养论等加以整理,就会顺畅通达,人们也容易学习和掌握。我们把《道德经》作为思想体系,首先对整部著作进行一些必要的说明,因此,“五论”前面还应当有一个绪论。所以,本书按绪论、道论、德论、人性论、社会历史论、修养论六章对《道德经》的全部内容重新整理安排,以此来更好地认识《道德经》作为一部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思想体系的整体面貌。
读《道德经》原文,人们往往感到晦涩难懂,这主要是古文和现代文的差别造成的。真正读懂了《道德经》,就会感悟到《道德经》是为普通人写的。古代《系辞上传》第12章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德经》用“形而上”的“道”去说明“形而下”的“器”,用“形而下”的“器”去理解“形而上”的“道”,是非常高妙的。看来,老子写《道德经》,不是专门写给做学问的人或统治者读的,而是面向大众的,让大众都能了解他的哲理。所以,他总是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去说理。只要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态认真去读,不仅能懂,而且可以体悟到他的字字句句都是至理名言。我们甚至可以说,历史发展到今天,《道德经》的现实意义更大,其论证的和谐社会,正是人类社会文明最高境界的一种体现。直到今天,我们还有不少日常用语直接来自《道德经》,还有很多是从《道德经》演变而来的成语,如:功成身退、返璞归真、宠辱不惊、虚怀若谷、自知之明、无为而治、知足常乐、顺其自然、上善若水、大器晚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等。《道德经》的许多思想,通过口诵耳闻,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也就很自然地融进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并在人们的意识、心理和行为中起作用,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经》的思想需要我们认真体悟。因为《道德经》从字面意义上很难领会,所以需要我通过文字去发掘其深层内涵,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逐渐体会和领悟其思想精髓。
晋朝的葛洪在《抱朴子·畅玄》中说,自然“其为玄道,可与为永”;“玄之所在,其乐无穷;玄之所去,器弊神逝”。的确是这样,最高的“道”是永恒的,遵循自然之“道”,才能“其乐无穷”;违反自然之道,一味地与天、地、人斗,物质自然遭到破坏(器弊),精神享受更无从谈起(神逝),那就不是“其乐无穷”,而是“其祸无穷”了。我们读《道德经》,如能享受到一刻“其乐无穷”的感觉,也就千金难买、心满意足了。
本书的编写目的是力求对普通读者读懂《道德经》有所帮助,而不是具体字句的考证。因此,本书对原文不加注释。
本书编排方式、讲解和译文,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著者
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