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汉语词语,读音:zhòng shēng,意思指:1.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动物。2.〈方〉∶畜生,
吴方言中单指动物。
释义
(1) [all living creatures]∶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动物
芸芸众生
(2) [domestic animal] 〈方〉∶畜生
出处
《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例句
1、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
《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南朝齐 · 僧伽斯那 《<百喻经>序》: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
《
无量义经.
十功德品》:“我等当以愿力,普令一切众生使得见闻读诵书写供养,得是经法威神之力。”
《敦煌变文汇录·妙法莲花经变文》:“念念欲求无上道,心心只愿度众生。”
无名氏《来生债》第一折:“佛说大地众生,皆有
佛性,则为这贪财好贿,所以不能
成佛。”
明.
施耐庵《
水浒传》第四十四回:“到后门口高声叫道:‘普度众生
救苦救难诸佛菩萨!’”
明 · 王錂 《春芜记·瞥见》:度脱诸众生,令知法如幻。
明·邵璨《香囊记·祈祷》:“清都贵神,妙林经卷,
祈禳众生,广开宝殿,星冠
鹤氅礼重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
普渡众生;号作无人师。”
清.曹雪芹《
红楼梦》第二五回:“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
度化众生;又要保佑人家
病痛,都叫他速好;又要管人家的婚姻,叫他成就。--你说可忙不忙?可好笑不好笑?”
清·范阳询《重修
袁家山(
袁可立别业)碑记》:“神仙者以
金丹永保性命,以
宝筏普渡众生,独善兼善,亦出世之圣贤也。”
清·
龚自珍《发大心文》:“我生天下,
慧照天人,
多闻第一。当念众生,少见寡闻,于一切处,自疑自骇。我当令其到心皆平,而以度之。”
现代 ·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辞缘缘堂》:我恨不得有一只大船,尽载了石门湾及世间一切众生,开到永远太平的地方。
2、百姓;世人。
现代 · 佚名 《太平天国故事歌谣选·起义前夕》:清朝官吏,腐化不堪,非扫除净尽,无以安众生。
现代 ·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一舟是一世界,双手轮转着顷刻间人们的生死,操纵着众生的欢笑与悲号。
3、人以外的动物,畜生。
南朝梁 · 梁武帝 《净业赋》序:既不食众生,无复杀害障。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〇回》:「众生好度人难度,原来你这厮外貌相人,倒有这等贼心贼肝。」
明 ·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履考》引 《景德传灯录·法真禅师》:庵侧有一龟,问:“一切众生皮裹骨,这众生为甚骨裹皮?”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小子而今说一个怕死的众生与人性无异的,随你铁石做心肠,也要慈悲起来。”
《醒世姻缘传》:“后来传到连举人耳朵,把个连举人的大牙几乎笑吊(掉),写了几声‘攮瞎咒的众生’”“纵着那众生
负义忘恩,你老人家就没些显报!”
清 ·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吾每见屠宰……思彼众生,其痛苦恐怖,亦必如我,故不能下咽耳。
4、詈辞。犹言畜牲。
明 · 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词话》第十九回:你这个堕业的众生,到明日不知作多少罪业。
清 · 韩邦庆 《海上花列传》第二十回:短命众生,敲杀俚。
5、佛教用语。指一切有情识作用的生物。亦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 轮回的各种生命体。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贫僧奉敕,为东土众生未有佛教,是取 经也。」也作「有情」「有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