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
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
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简称《金刚经》,是
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为出家、在家
佛教徒常所颂持。20世纪初出土于敦煌的《金刚经》,为世界最早的
雕版印刷品之一,现存于
大英图书馆。
金刚经属于《
大正新修大藏经》中
般若部的经典之一,主要讲述大乘佛教的
空性与慈悲精神。由于该经旨在论述
成道境界,即
无上正等正觉,在佛教中亦为“不可说境界”,故尽管经文篇幅短小,其文字结构仍然晦涩复杂。经文中强调“真理”本身的
不合逻辑,必须躬亲体验才能感悟,而无法透过文字和简单
逻辑推理而得。由于其精神与禅宗“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理念相契合,《金刚经》在
禅宗五祖弘忍、
六祖惠能以后的禅宗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影响也随之源远流长。
清·
龚自珍 《五重证义》:“第六重烦恼亦假立也,众生相亦假立也。”
《
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 巴尔扎克 的《人间喜剧》,也充分展示了十九世纪初叶 法国
新兴资产阶级的众生相。”
一切的烦恼和痛苦都跟物质和精神有关系,尤其是跟心灵和感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解空第一”的佛之大弟子
须菩提尊者向佛祖请教问题,如何调整与掌控这颗心呢?
因执有人相,因意识、观念、共业相投,产生团体如家庭、国家、政府、星球等,聚合而居,众生个体之间有复杂的因缘交错(执著人相、众生相者,为法执,意即对一切相对变化映射有所执著:我与人、好与坏、善良与邪恶、大与小、黑与白、无明与解脱、烦恼与佛法等)
修行离
我相时,必须利用佛法,循序渐进破迷开悟。因此即便已经离我相,但却会执著于用来离我相的佛法,通称为
法执,也就是执有人相与众生相境界。佛法本质也是空虚
幻有,佛法对于已见性(或可称为已证破
无始无明)的佛而言是无用处的佛法只对尚未证悟的众生有所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