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中的术语,是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学者扎荣克于1965年提出,用于解释
社会促进与
社会干扰现象。
亦称“社会助长”、“群体效应”。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想像在场和隐含在场。与社会促进相反,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
他认为,他人在场提高人的一般动机水平,而动机水平的提高会加强优势反应。由于简单而熟悉的行为,正确反应占优势,他人在场加强这种反应,从而提高了行为效率。而个人在完成复杂、困难、生疏的任务时,不正确的反应占优势,他人在场提高动机水平的结果是强化不正确的反应,妨碍任务完成,所以有阻抑作用。
经过试验结果显示:有人在场时,测试者学习简易的词比单独学习要好些,而学习有难度的词表时,独自学习的效果比集体学习要好。这证明有人在场会促进熟练工作的成绩,而干扰非熟练工作的成绩。
优势反应强化说这一假设提出后,许多研究者深化并发展了这一假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个体可能通过其竞争动机和他人对其评价的认知获得社会促进效果。在结伴活动中,每个人都试图自己干得快一些好一些,实际上这是一种隐含的竞争动机。此外,他人在场也会唤起个体对他人评价的认识,这可能是影响社会促进更为重要的因素。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受到他人评价,并逐渐学会关注他人评价,赢得好的评价。在场的他人也许对活动并无多大兴趣,但活动者却以为他人正在评价自己,于是激活竞争动机,产生促进作用。
在研究社会促进这一现象中,美国
社会心理学家N.特里普利特最早于1897年通过
文献研究法发现,在自行车比赛中,多人同时比赛比一个人单独计时比赛成绩好,随后设计儿童绕线圈活动对这种现象进行过实验研究。1916~1919年,F.H.奥尔波特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他人在场即可以使个体活动效率提高,也可以使个体活动效率降低,依活动的性质而定。一般而言,对一些简单的、机械的体力活动而言,他人在场提高了个体的活动效率,他将这种现象称为社会促进;对一些复杂的脑力活动或是个体还没有熟练掌握的活动而言,他人在场降低了个体的活动效率,他将这种现象称为社会抑制(social inhibition)或社会干扰(social interference)。
随后几十年,社会心理学家们继续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但直到1965年,R.B.查荣克从行为主义立场提出优势反应强化学说,对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做出了较为合理、全面的解释。他认为,他人在场提高了个体的动机水平,从而使个体在面临作业任务时很快地将优势反应表现出来;若优势反应是针对作业任务的正确反应,结果便表现为社会促进效应;若优势反应是针对作业任务的错误反应,结果便表现为社会抑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