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数年之后,三路役人可减大半,优裕民力,以待边鄙缓急之用。”
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但在兵力优裕的条件下,使用次要力量于外线,在那里破坏敌之交通,箝制敌之增援部队,是必要的。”
叶圣陶《倪焕之》二:“他们的生活当然并不优裕,可是男俭女勤,也不至于怎样竭蹶。”
唐
柳宗元《与裴埙书》:“且天下熙熙,而独呻吟者四五人,何其优裕者博,而局束者寡,其为不一徵也何哉。”
宋
苏舜钦《推诚保德功臣太子太保韩公行状》:“ 崖州 又欲缘此伺公隙,以危法中之,公从容优裕处之甚闲,无不得其宜者。”
《朱子语类》卷四十:“只看他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从容优裕,
悠然自得处,无不是这箇
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