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
施拉姆创作传播学类著作
《传播学概论》是施拉姆创作的传播学类著作,首次出版于1982年。
内容简介
《传播学概论》共十五章:分别论述传播的历史、功能、过程、符号、代码和途径;传播的媒介、渠道和影响;媒介的结构、功能、经营和知识产业;传播者受传者和把关人;媒介的社会控制、显著影响和隐性影响;媒介在儿童和成人社会化中的作用以及信息革命等内容。施拉姆在书中用诙谐的文字新颖的观点为人们讲述了传播的产生、发展更以及对它未来的预测,涵盖了对传播作用、过程、效果的研究和阐释。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传播学(Communication)是一门近40年来随美国的新闻广播,特别是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与大众传播媒介有关的问题,是信息点到面的传播中的问题。在传播学研究和发展的过程中,既吸收了美国学者在新闻学、政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吸收了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一些概念和成果,因此成为一门边缘性学科。施拉姆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一传播学。施拉姆对传播学最大的功绩就在于“集大成”一他把许多与传播学有关的学科和理论进行整合,进而构建起传播学的骨架,使得传播学得以登堂入室。施拉姆对传播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整理,并以书的形式出版,这就有了《传播学概论》的面市。
作品思想
语言与传播
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每种文化形式和每 种社会行为的表现都涉及传播。 要了解人类传播,人们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起联系的。于是施拉姆就通过阐述语言文字的分产生讲述大众媒介的产生,人们已经习惯于生活在传播的汪洋大海中,以至于很难设想要是没有传播人们将怎样生活。
2.语言应该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一面人们观察世界的透镜,以及把人们从感觉经验中抽象出来的意义加以编排存档的系统。人们处理信息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语言。譬如手指的动作,人们汉语中有“抓、挠、搔、捏、戳、捕”等表达方式,而英语中就比较单调,没有这么多单词形象地表达不同的意象。
3.传播途径的选择。人们是根据传播的媒介和传播的信息来选择传播的途径,他们肯定是选择最能充分满足需要的途径,而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则选择能够最方便而迅速地满足其需要的途径。这也是广播经久不衰的原因。很多人认为在电视、网络盛行的时代,广播这媒体必将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事实上还是有很多人在听广 播。司机、学生们选择广 播是因为它是满足他们信息需求最方便最简捷的方式。传播媒介的选择是否容易获得要看人们生长的地点人们的经济能力,以及人们的文化传统对人们的制约。而同一媒介不同的人使用的目的也不样。所以电视台才会有各种频道,杂志才有各种专业领域,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不同的人由于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兴趣爱好,需要获取的信息也就会有所差异。
相关传播理论的概述
1.两级传播理论。施拉姆从四个方面指出了最初的两级传播理论究竟错在哪里。只有对广大公众最重要和最不重要的消息才通过口头方式传播。接触面广的人无须任何专业技能也可以传播大量知识。因此舆论领袖的观点过于简单化了。
2.媒介管理与控制。通过对媒介财源的论述使人们了解到报纸、广播的成本和利润,年龄和教育程度与选择电视上的新闻和政治性内容成正比,而与选择娱乐性内容成反比。这一理论是他第一次提出,不过确实很有道理。每个国家都保证本国人民享有表达思想的自由,然而各国都或多或少地对它的大众媒介加以控制,正如它对所有的社会机构加以控制一样。 不管是什么样的广播体系,它都会受到一些控制,所有的制度 都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对它们的媒介加以管制和控制。
3.传播对象的多寡是衡量公众服务成效的标志。为最大多数传播对象服务的企图究竟是以经济利益还是以公众利益为动机;在没有真气的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在只有一家报纸或只有一种节目的情况下,通过发行量或者观众收视率的细微差别来表达的公众意愿究竟是否十分重要。在这方面经济控制远比政府控制对美国大众媒介施加的影响更为有力。
4.大众媒介的负面效果。对于大众媒介引起道德上的后果,特别是导致反社会行为的后果,是父母和执法人员最伤脑筋的事。现在的新闻追求所谓的“三xing“(性、明星、血腥)。有些报道把犯罪分子血腥的作案经过很详细地报道出来.这无疑是在教那些想作案又不知怎么作案的人,给他们指明了出路。但另一方面, 从大众媒介也可以学到大量的事物,特别是从耗费了人们许多时间的电视中。施拉姆在书中用了大量的数据向人们展示了个人使用大众媒介的时间,一大串的数字让人们知道原来人们这么多时间都浪费在了这上面。事实上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大众媒介。 人们有意无意地从电视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人们掌握了事实、处世的态度、人们如何行事以及在许多社会环境中别人会期待人们做些什么等。可以这么说,媒介可以带来对世界观点看法的改变。人们不知不觉地一小时又一小时、日复日地被社会化, 从而影响生活,改变对人生的看法。
5.传播效果模型。施拉姆认为传播效果的模型很重要,“枪弹论”因不符合现实被抛弃了。大众媒介有限效果论提高了社会声望地位,能在一 定程度上增强社会规范,可以用作社会麻醉剂,降低了大众的判断力,很多人就不愿意自己去思考, 被动地选择接受信息。亚里士多德把他的大分注意力集中于传插者用什么办法来说服一个人。 卡特赖特和采用论的创造者却是集中在他们劝说接受者采取所希望的行动之前在其思想上有些什么活动。最可能改变次传播 效果的方法之一,是改变传播对象对传播者的印象。现在社会上很多打着名人的幌子骗钱的人,就是利用了名人效应,从心理上拉近与传播对象的距离,使传播对象更易接受。卢因认为团体的决定对个人态度和行为具有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观点是正确的,而他周围的人都不认可的话,他就很可能怀疑是自己出错,并试着接受周围人的观点。这也是为什么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原因。另外扮演角色有助于说服。很多演员人戏时就完全融人了角色中,把角色的思想灌输到自己头脑中,支持一些他们本来并不同意的观点。在一致论中探讨了 为什么一个人既对选择的事物做出了决定,还仍旧要寻求支持他决定的信息。对分析传播效果的各种学说需要批判地接受。
6,媒介对政治的影响。媒介的作用在政治上也不容小视, 现在很多政党候选人都利用电视这个平台提升个人形象,为了个人的竞选搞出一整套的媒介事件。媒介事件很多通过电视效果会更好。在电视上由于摄影师可以选择重播慢放镜头,观众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完整的过程。在《传播学概论》的末尾,施拉姆谈到了信息革命,对传播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他认为新时代的标志首先是一种新传播技术的爆炸。大量的数据对比显现了这一惊人变化,更新是如此之快,信息生产的高效率使得知识差距扩大,信息富人将比那些信息穷人能更快地接受新信息。面传播学这新兴学科也将 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作品影响
《传播学概论》一书将传播学有关的学科和理论进行了系统整合,搭建起了传播学的骨架,使得传播学得以登堂入室,成为了一门独立的新学科——传播学。
出版信息
《传播学概论》初版于1982年由美国纽约哈珀和罗出版社出版。新华出版社于1984年9月出版了首个中译本《传播学概论》,中译本由陈亮、周立方、李启译。
作者介绍
威尔伯·施拉姆(1907—1987),是美国的新闻工作者。正是他发现了传播学这块“绿地”,并将前人研究的成果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努力使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一般人将他称为美国传播学的鼻祖,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5 17:51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