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传染性脾肾坏死病
鱼类一种传染性、病毒性疾病
鱼类传染性脾肾坏死病(Infectious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简称ISKN)俗称鳜暴发性出血病,是由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简称ISKNV)引起、发生在鱼类身上的一种病害。病鱼缺氧、身体失去平衡、应激反应减低,体表变黑、出血,鳃苍白,剖检发现脾脏和肾脏肿大,肝脏上有出血点等。
病害学史
自从1997年首次从鳜鱼上发现报道ISKNV以来,该病已经在中国大部分的地方被确诊。
在韩国、朝鲜、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日本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也有发病案例,甚至已通过水产品贸易传入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地。
病原特征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为六边形,直径为150纳米,病毒粒子在细胞质中装配,成熟病毒粒子在胞质中积聚星晶格状排列;福尔根染色和吖啶橙染色显示为双链DNA病毒;病毒有囊膜,对热(50℃,30分钟)、酸碱性和紫外线敏感,处理后病毒失去致病力。根据形态结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进一步证实ISKNV为虹彩病毒(Iridovirus)。四种化学试剂:高锰酸钾、甲醛、碘和次氯酸钠中,次氯酸钠对病毒的灭活效果最好,高锰酸钾和甲醛次之,碘在试验的浓度范围内对病毒没有灭活作用,因此建议生产实际中多用含氯的消毒剂预防鱼类传染性脾肾坏死病。
成熟二十面体病毒体,显示外囊和内膜的细节,中心电子透明核心。
为害症状
病鱼身体失去平衡,易离群漫游,同时有缺氧症状。鳃盖、口腔周围、下领、胸绪、腹充血(图1),偶尔还伴有眼球突出症状,鳃丝失血发白,时常伴有烂鳃及寄生虫感染(图2),容易引起误诊。解剖后腹腔内常伴有腹水,肝脏呈现白色,有出血点,肾脾肿大,有的能看见明显的出血点(图3)。肠内充满黄色物质(图4)。
图片来源:
流行情况
病毒通过腹腔注射、肌肉注射、划痕浸泡、浸泡、同池浸泡和口服等6种途径感染,引起发病死亡。肌肉感染的发病潜伏时间最短,为7天;腹腔注射感染为8天浸泡、划痕浸泡和同池浸泡都为9天:口服感染的时间最长为22天。病毒感染后,发病鱼通过体表出血、尿液和类便等方式将病毒排放到环境水体中。鱼类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的主要通过水体传播。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28~30℃是该病的最适流行水温,水温在20℃以下很少发病。该病在宝应地区主要发生在6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期间高温阶段有暂停期)11月中下旬水温下降后死亡率大幅下降。
发病急,死亡率高
发病塘口早期每天死亡十几尾,几天内可增至上百尾,甚至上千尾,死亡率达90%以上。
对外部条件刺激极为敏感
季节交替、气候突变、昼夜温差大、水环境恶化、其他病原感染、用药不当等均可诱发或加剧病情。
可致死及病情反复
可单独感染致死,也可因感染后抵抗力下降伴随着多种寄生虫、细菌感染致死或病情反复。
诊断方法
初步诊断
根据病鱼典型的临床症状作出初步诊断。
样品采集
采集10尾病鱼,取脾和肾(特别是脾)。
实验室诊断
组织学检测:病鱼的脾、心、肾、肝和鳃进行组织切片,显微镜观察典型、异常的巨大细胞,嗜碱性细胞肿大。
病毒检测:可疑样品的组织液接种斜带石斑鱼罐细胞系(GF-1),25℃生化培养中培养,10天内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病变(CPE)情况。7天可疑样品还未出现CPE,而对照样品已出现CPE,应立即再次传代细胞。如果仍未出现CPE,视为阴性,排除可疑。当CPE出现后,必须用免疫学方法或PCR方法鉴定病毒,免疫荧光检测为阳性,则可以确诊为本病。用RSIV的上游引物(5·-CGGGGG-CAA-TGA-CGA-CTA-CA-3’)和下游引物(5’-CCG-CCT-GTGCCT-TTT-CTG-GA-3’)进行PCR扩增RSIV的586bp基因片段。对PCR阳性条带进行测序,与RSIV基因序列相同可作出诊断。
图片来源:
防治措施
进行有效的池塘处理
有条件的塘口可设置独立的进排水系统,避免与其他塘口发生交叉感染。养殖前期对养殖塘口(特别是前一年发病塘口)进行干塘清淤,选择连续睛好天气,使用大量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塘口连续曝晒1周以上,期间需多次翻动塘底淤泥,确保塘底病原能被高pH和紫外线杀灭。
放养健康苗种,合理设置放养密度
尽量从有资质的省、市级苗种场购苗,坚决不从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发病严重的地区引进苗种。有条件的可购买经过鉴定的无毒苗种,或者将购进的苗种送至当地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PCR检测,确保未携带ISKNV后再下塘。
根据池塘条件及养殖技术水平合理设置放养密度,建议适当降低放养密度,特别是有发病史的塘口。每亩放养3~5厘米苗种1000~1200尾,放养密度过大,水体溶氧消耗较大,鱼的排泄物较多,造成氨氮、亚硝酸盐急剧升高,对养殖水体环境造成较大压力,水质管理困难,疾病风险升高。同时,塘内还可适当套养少量花白鲢、河蟹以减少水体中的残饵及有机质,降低水质恶化的风险。
饵料鱼的管理
饵料鱼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鱼的抗病能力。饵料鱼池塘要定期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饵料鱼饲养过程中,要长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和大蒜素以提高饵料鱼的抗病能力。有实验表明,ISKNV具有一定的宿主范围。它不仅能感染蹶鱼,还能感染其他种类的鱼。而鱼类病毒是可以通过食物经口和消化道传播,饵料鱼放养前最好也经过PCR检测,确保未携带ISKNV。另外,饵料鱼在往鱼池塘投喂前需经过严格消毒,建议用4%~5%食盐水浸泡数分钟。
发病高峰前期管理
每年6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鱼类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发病高峰期(期间高温阶段有暂停期),为保证有一个健康体质和良好的养殖环境来平稳度过发病高峰期,前期养殖管理尤为重要。加强水质管理,鱼苗种下塘后,每10天用EM菌、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确保水中有益菌占据优势地位。5月初寄生虫发病高峰期使用硫酸铜或苦参碱杀虫1次,每月根据水质情况使用聚维酮碘等消毒杀菌,再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发病期管理
当发现有可疑症状时要及时送检,确诊为鱼类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后,应及时捞除病鱼及死鱼,深埋消毒,进行无害化处理。此时塘内的鱼体质较弱,不要添、换水,切忌病急乱投医,盲目用药,防止鱼体产生应激反应,死亡量增大减少甚至停止投喂饵料。使用聚维酮碘等温和的消毒剂对水体消毒1~2次,再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同时增加水体溶氧,确保水体溶氧在5.0毫克/升以上。渔具不要与未发病塘口混用,以防交叉感染。
疫苗研究
鱼类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疫苗包括细胞灭活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和DNA疫苗等。细胞灭活疫苗具有安全性好、免疫原性强、保护率高、研发周期短等优点,成为最常用的疫苗种类。另外ISKNV重组亚单位疫苗和DNA疫苗也取得较好的进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8:57
目录
概述
病害学史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