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形成而产生的。我国传统成本会计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弊端
一、传统成本会计的理论基础已经动摇
1、不切实际的
币值稳定假设动摇了传统成本会计的基础。
会计进行价值核算,以货币计算价作为基本计价方式,包含着币值稳定的假设。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币值从未长期稳定过,六、七十年代后更是动荡加剧。近年来,由于经济不景气,通货膨胀率有所下降,但市场物价总体上仍呈上升趋势。物价变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成本会计赖以生存的环境,动摇了传统成本会计的基础。
2 币值变动造成的成本差异丧失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传统成本会计以历史成本为中心进行资产计价,以其数据的客观性、易得性和可验证性而得到广泛的赞誉,但也因此而将所有较难估价或难以验证的项目全部排除在会计列报范围之外,违反了信息陈报的全面性原则。
3、会计分期原则导致信息滞后及损益计算的随意性。
为了便于分期计算损益,人们将连续的业务过程人成为地分为不同的会计期间,并固定地按期进行结算和提供报表资料。对于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这种划分是合理有效的,但面对El新月异的现代经济,其无弥补的缺陷表露无疑。一是以不定期报告的形式提供信息资料,信息使用者不能及时得到所需信息,会计信息严重滞后且变化速度越快,滞后越严重。二是分期核算必然带来分期确认,计算和分配收入及费用的问题,由于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太多,造成损益计算极大的随意性和损益信息严重失真。
4 虚假的稳健原则成为企业自我清算的根源。
保持财务上的稳健是传统成本会计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多年来它却一直受到人们的责难。稳健主义的种种方法大都是以牺牲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为代价的,表面的稳健下潜藏着极大的风险。
5、
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化原则下牵强的配化造成损益计算不实,虚计利润,多交税金。
会计方法的多重可选择性、使许多收入和费用的处理,都因多种备选方案(比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存货价值的结转和摊销、各种收入的确认等)。
许多人为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种种问题而困惑。实际上,传统成本会计的种种弊端,是由于会计理论的时代性特点所致。
传统成本会计属于工业化时代,它的使命已经完成,信息时代和金融时代的到来,呼唤全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二、传统成本会计在现实工作中反映出的不足
l、资产计价及项目列报方面的不足
(1)资产类项目。资产计价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传统成本会计下的资产计价包含了太多的假定的判断,使资产价值数据严重失真,可比性差,同时也成为调节费用和损益的一种手段。
(2)负债类项目。负债类项目的主要问题是对银行债权尤其是短期债权的列报不清楚。一是把短期借款利息归入“预提费用”项目,与其他预提费用混合,报表使用者无法确切了解企业应付利息的具体数额;二是长期借款利息与本金一同记入“长期借款”项目作为长期负债处理,实际上长期借款利息包括定期结息和利随本清两种情况,定期结算的利息应及时在流动负债中列示;三是无反映短期银行债权总额的数据,而这项数据是影响未来现金流动的一项关键性数据。
(3)权益类项目。资本的一个最重要问题是资本保全。
然而实际上把大量资本作为税款上交或作为利润分配的事例随处可见。关键在于刷谁、如何判定实物资本保全慨念中所规定的在扣除本期的所有者分配和所有者出资以后,企业的期未实物生产能力(或营运能力)、或企业达到期未实物生产能力所需的资源或资金,是否“大干期初实物生产能力”。税务部门会耐心等待企业确定做到了资本保全,然后再计算应交税金吗?在传统成本会计的财税体制下,资本保全只能是一句空话。
(4)损益类项目。传统成本会计在损益类项目设计和反映上的不足在于:
①是以
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为基础,包含了过多的确认、计算、判断、分配和备选方案,使得损益数据人为调节的成分达多,缺乏客观性。
②是只反映经营损益,不反映持产利得,使损益反映不实,同时也给人为调节损益提供了方便。
③是由于对费用估计不足而虚增利润,致使企业实际税负过重和超常的利润分配,后续经营乏力。风险加大。
④是以取得收款权力作为收入实现的标志,低估坏帐的影响,使企业虚收实税,负担过重。
⑤ 是过于复杂的税费计算和调整,增加了实际处理的难度,在增加企业计税负担的同时,不必要地加大了税收征管的难度,给税收上的各种不法行为创造了机会。
(5)会计计价及列报的总体评价。传统成本会计以成本计价为中心,因而具有良好的可验证性,按照传统观点,它选具有客观性的特点。实际上,大量确认和分配,使它的客观性丧失殆尽。传统成本计价适用于稳定、简单的经济环境。
在物价变动、大量无形资产存在的情况下,传统成本会计越来越显得无能为力。
2、报表体系及信息披露方面的不足。
会计报表是人们据以了解企业财务情况的主要手段。近年来,传统会计报表在许多受到人们的批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采用传统成本计价,导致信息严重失真;二是诸如自创商誉、人力资源等许多重要的信息无从反映;三是损益数据中人为调节的成分太多,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四是只反映经营损益,不反应持产利得,不能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五是定期编报,时效性太差,信息使用者能够得到的往往是过时的信息;六是立足于过去的交易与事项,反映未来趋势的信息太少;七是报表数据的来源复杂,各种会计处理的备选方案太多,报表的可读性较差;八是报表的编制和构成因素过于复杂,加大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尤其是合并会计报表,由于合并范围极广,抵销十分复杂,使得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过程变得非常艰难。
3、会计组织体系上的不足。
会计组织体系是实现会计职能的组织保证。我国会计组织体系上的不足是:一是内部工作体系过于传统和落后,僵化的部门结构和工作定位于内部管理控制的要求严重脱节,会计的管理控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二是重视宏观管理但实际上缺乏有效的机制保证。约束乏力;三是内外目标差异太大,错位严重,成为假帐横行、信息虚假的根本原因。
对比
传统成本会计与现代成本会计的对比及评价
具体而言现代成本会计是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反映和消除通货膨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以资产的现行成本作为计量属性,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它被公认为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物价变动会计。现代成本会计是传统历史成本会计在物价变动情况下的自然延伸和客观发展。但相对于传统成本会计而言,它们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计量模式。
(一)会计目标不同传统成本会计在会计目标上采用的是“经营责任观”和“
决策有用观” 。 现代成本会计的会计目标是,在物价水平发生变动时,向报表使用者传递比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更为相关有用的,以现行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会计信息,在充分反映受托经营管理责任的同时,以满足其制定经济决策的需要。在会计目标上,现代成本会计既非传统会计的“经营责任观” ,也非纯粹绝对的“决策有用观” ,而代之以充分反映经营责任的“决策有用观” 。
(二)会计假设不同传统成本会计在会计假设上采用的是货币计量下币值不变的会计假设。
然而在实际的经济社会中,通货膨胀的出现严重动摇了货币计量下币值不变的会计假设。当货币的购买力不断下降时,相同的货币量在不同的时间代表着不同的购买力,从而失去了其应有的同质可加性。在会计报表中,尽管所使用的货币单位表面上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就其实际经济含义而言,由于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其计量结果已经丧失了统一的计量标准(即代表相同价值量和购买力的货币单位)。单加合体, 自然缺乏可比性和相关性,在综合性和可理解性上也大打折扣。
对比而言,现代成本会计根据环境的变化大量采用了
会计主体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具体而言:
第一,会计主体假设,该假设是指会计工作的特定空间范围。它要求会计所反映的是一个特定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不包括其他企业或个人的经营活动。
这为界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的范嗣提供了基础。就这一假设而言,物价变动会计完全承袭了传统会计的思想。
同样,在对会计个体的选择上,物价变动会计依旧是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即对会计个体的择定,要根据能控制资源、承担义务并进行经营运作的经济单位来确定,或是根据特定的个人、集体或机构的经济利益的范围来确定。
第二,
持续经营假设,这是指在可预见的得未来,企业不会面临破产清算,企业这个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会无限期地进行下去。而现有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均同样承袭了这一假设。即使是激进的变现价值会计模式,对正常经营的企业而言,也是以正常销售价格,而非中止经营的清算价格,来作为资产的计价标准,即是认可企业进行有规则的清理也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
然而在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下,当出现通货膨胀时,由于现行价格和历史成本严重背离,把二者强行进行配比来确认企业收益的恶性结果,必然是低估成本,虚增利润,使企业缺乏实际的资产补充能力和再生产能力.从宏观上看,国家根据企业虚假的收益计缴所得税和安排财政支出,势必造成货币投放量的增加和通货膨胀的加剧;从微观上看,企业不仅要承担多余税负带来的股本剥离,而且如按报表所列示的虚假利润进行分配,会形成无实物保障的超量分配,实质上是把企业的股本部分返还给股东,从而陷入危险的破产清算,其实际结果是明显有悖于持续经营假设的初衷的。
第三,
会计分期假设,这一假设是指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可以被人为地分割成时间序列下的各个段落,每个段落就是一个相应的会计期间。为方便比较,每个会计期间被划分为等长的时间段,一般是采用公历年度。在这一点上,物价变动会计和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是一致的。从会计分期的概念上看,它是持续经营假设下的一个必然结果。同样的,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中。历史成本会计会严重影响到持续经营的假设,也必将最终导致会计分期假设的破灭。
第四,
货币计量假设,该假设是以货币价值不变,币值稳定但并非绝对稳定不变为条件的。因为只有在币值稳定或者相对稳定,其波动幅度也不足以影响会计事项的计量结果,不同时点的会计要素的价值才具有可比性,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在会计假设上,现代成本会计接受了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的假设,而放弃了传统成本会计采用的货币计量下币值不变的附带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