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社会主义
社会学术语
传统社会主义,社会学术语,我国的社会主义应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划分为中国传统社会主义和中国现代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其中的现代社会主义阶段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主要特征
1.传统社会主义阶段强调“为人民服务”。
2.传统社会主义阶段追求“环球同此凉热”。
3.传统社会主义阶段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党的一元化领导”。
4.传统社会主义阶段主张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采取批判继承和批判吸收的态度,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创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倡导“大公无私”、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的思想道德和社会风尚。
5.在传统社会主义阶段和现代社会主义阶段,我国都同样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国防和外交政策,坚决地、毫不含糊地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与安全。
6.传统社会主义阶段党和国家以政治为中心,以阶级斗争为纲。强调“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7. 传统社会主义阶段,党内政治以路线斗争为主线,路线斗争被视为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从建党开始到1971年林彪九一三事件结束,以每过几年就会发生一次为规律,共经历了11次,每次错误路线的代表人物都被批判、打倒,甚至惨死。
8. 传统社会主义阶段,国家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或曰指令经济体制,对内割私有经济的尾巴,对外开的至多可以算是一条门缝,民众生活水平低下,国家综合国力受限。
思想理念方面
传统社会主义阶段,在思想理念上,大部分时间不是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来看待,而是把毛主席个人当做“神”,在一切问题上都是毛主席说了算,别的领导人即使持有不同意见,也只有服从、检讨、受批判和被打倒的份儿,最后十来年更是“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
知识分子方面
传统社会主义阶段,知识分子基本上都被视为小资产阶级或者资产阶级的附庸,长期作为受“教育”、被“改造”的对象,始终不能与工人、农民取得同等的政治地位,在社会各阶层中最多列为“老九”,前面常常还被加上一个“臭”字,10年文革中更是首当其冲成为“革命”的对象。
军队建设方面
就军队建设而言,在传统社会主义阶段,我们强调的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军队”,是“突出政治”,对“人的因素第一”和“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解上有点形式主义,提倡“全民皆兵”,搞“人海战术”(曾经家家户户挖十分简陋的所谓“防空洞”),非常注重“民兵”、“民防”的作用。
祖国统一方面
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我们在传统社会主义阶段的口号是“解放”台湾。
国际关系方面
在国际关系方面,我们在传统社会主义阶段的大部分时间里是团结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各国的人民群众,反帝、反修、反对各国反动派。
时代特征
传统社会主义阶段,经济不是主战场,经济体制没有大的变化,经济犯罪的机会相对较少,并且从毛主席警惕“糖衣炮弹”的反复警告,到三反五反、对刘青山、张子善的极刑处置、四清运动、社教运动、文革中的兴无灭资、斗私批修,在政治上、舆论上、处罚力度上一直对贪污腐败、经济犯罪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保持高压事态,因而贪腐现象、经济犯罪总的来说数量相对较少、性质相对较轻、案值相对较低、涉案官员的级别最高仅达地委书记、专员一级,同时黄、赌、毒的营生已基本禁绝。
第三次终结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诞生,结束了“桃花源”、《大同书》、“乌托邦”、《太阳城》那种理想社会的梦幻。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然而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之日起,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就成了世界范围内一个最大最现实的历史性新课题。
在冷战和对抗中诞生了苏联模式。列宁过早谢世。在对付贫困、饥饿、内外部敌人的联合进攻,同那些认为落后的俄国不能建设社会主义的倾向作斗争,斯大林创造了苏联模式。这一模式以高度的计划经济、单一的经济形式以及政治、思想、文化的封闭为基本特征。这一模式一方面也由于社会主义初创时期,它的建设者和领导者对它的幼稚的简单化的理解。这种简单化的理解,就实践根源来说,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要经历一个实践的过程;就理论根源来说,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只勾画了原则的简单的蓝图,没有也不可能开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具体而周到的处方。尽管马恩一再声明,不要把他们的学说当教条,可事实上,早期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领导者,几乎无例外地把马恩经典中的社会主义,当成了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仅当成指导的理论,而且当成实施和操作的准则。马恩没有阐明,包括斯大林、毛泽东等社会主义早期领导者也没有认识到,实现经典中那种憧憬式的美好社会,这要经历一个由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渐进过程。而且这个过程的初级阶段,他们虽然朦胧感到不可能与资本主义完全割裂,可在他们指导过程中,不仅割裂了,而且错把目标当起点,错把结果当过程。操作上急于求成和简单化,企图“跑步跨入共产主义”。而且这种跨入,主要的不是从发展生产力着手,以为靠生产关系方面的革命(穷过渡)就能实现。
我国在“左”的路线下形成“继续革命”模式。这是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模式。它以“一大二公”为基本特征,高度的计划经济,单一的经济形式,封闭的国度,是在同样的世界格局和大致相同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解基础上,使这一模式与苏联模式基本一致。但在后来中苏对抗,中共内部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存在着路线分歧的情况下,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阶级斗争形势,提出了以反修防变为主要目标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国际两极对抗,中苏两党对抗,发展到党内两种思想路线的对抗。“继续革命”模式以阶级斗争为纲,以一个接一个的“运动”作为建设的推动力,最后导致“文化大革命”。
无论苏联模式,还是我国的“继续革命模式”可统称为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都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都是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探索。在农业合作化,在对资产阶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捍卫社会主义革命成果,医治战争创伤,解决吃饭以及遏制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等方面,创造了不朽的业绩,有着重大的影响。但就其整体尤其是结果来说,在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上,探索是不成功的。应郑重指出的是十月革命后,列宁早在1921年就认识到,由于经济落后,战争破坏,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要发展商品生产和货币经济[1](p.515-521),其后列宁从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成功中得到启示:“现在我们有理由说……单是合作社的发展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这种根本的改变表现在工作“重心”的转变,从过去的“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方面”转到“和平组织‘文化’工作上面”,其实就是经济建设上面去了[1](p.687)。他高兴地肯定“这种合作社有多么重大的意义”,“这是过去许许多多社会主义者解决不了的难题。”[1](p.682)由此列宁开创了从经验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研究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他构想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要经历合作社等中间环节[1](p.524、525),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要建立包括商品生产、租让制、贸易自由在内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科学思想。毛泽东后来注意到“列宁还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2](p.322),可惜由于其后的冷战和对抗的时代潮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当然,除了上述两种模式,也还有其它模式的探索。比如东欧以南斯拉夫和匈牙利为代表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这种模式鉴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主张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1973年匈牙利的卡德尔发表他的著名讲话《公有制在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矛盾》,对废除市场的苏联模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完善了市场社会主义“自治模式”的理论,这是匈牙利1968年以来实行新经济体制改革———以金融调节和种种刺激为中央计划的手段来代替命令和对生产商品进行实物分配的体制———的经验总结。东欧模式显然受“兰格模式”———旅美波兰经济学家兰格30年代虚拟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3](p.8),由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处于两极世界的夹缝中,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特殊的国情(小国),使东欧市场社会主义这一模式不但被窒息,而且至今还留下波黑、科索沃之类的后遗症。还有一些国家打起民族社会主义和福利社会主义的招牌,由于他们没有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或者压根儿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借鉴社会主义的一种改良,一种适应,根本谈不上是社会主义的探索。至于戈尔巴乔夫的民主社会主义,本是对社会主义的背叛,是无需赘言的。
苏联模式、“继续革命模式”之所以不成功,最本质的原因在于世界潮流的深刻变化,这种深刻变化导致传统社会主义走向终结。作为社会形态,一种社会潮流,一种社会模式,资本主义是这样,社会主义也是这样。一个时代潮流的结束必然导致作为这一时代潮流产物的社会模式的终结。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势力的较量,以武力对抗为主要形式的第一大回合,以帝国主义的失败而告终;以思想文化渗透、经济竞争为主要形式、被称之为“和平演变”的第二大回合,社会主义遭受了重大挫折。值得深思的是,同样处于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两大回合,会有截然相反的结果?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世界潮流和平与发展代替了冷战与对抗。如果说,冷战和对抗,容易使处于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高度集中统一的体制下,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对资本主义的胜利;那末,在和平与发展的新形势下,和平演变、经济竞争,则容易暴露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弊端,而基本解决温饱的人们,物质与精神要求多样化的客观趋势,使时间成为传统社会主义的严峻考验。时间使人们从起初由社会主义对旧制度的胜利,而建立起的对社会主义的热忱中冷静下来;经济竞争使人们面对许多实际问题,不得不开始思考处于和平与发展新形势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诸多基本问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20世纪中期,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新技术革命为中心内容的“第三次浪潮”,给冷战和对抗的世界格局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由于长期寻找“黑色星期一”以来没完没了的经济危机的对策,有了抓住这一技术革命浪潮的思想准备,加上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有迎接这一浪潮充分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他们及时抓住了这一历史性机遇,首先在战略上,由对社会主义的进攻战略转为防御战略,致力于国内发展经济。其次注意总结第一大回合失败的教训,开始借鉴社会主义成功经验,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第二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而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第三次浪潮来临时,却处于大致相反的情况下:缺乏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思想准备,也由于经济和技术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发展阶段,技术革命的要求还不迫切。更主要的是政治上的失误,当时苏联正起劲地推行勃涅日列夫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对抗中,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先后出兵布拉格、阿富汗;我们中国正处于“文革”的动乱中,中苏对抗又愈演愈烈。客观上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又面临领导集团的更迭,都没能及时把工作重心转入国内经济建设,致使经济上与资本主义的差距拉大。再加上新技术革命使世界成为“地球村”,封闭型的国度已成为不现实和不可能。这种经济上的落后,政治上的失误,思想、文化上的难以封闭,直接导致东欧演变、苏联解体
1976年,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相继逝世。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顺利地实现了第一代领导集体到第二代的过渡,及时地把工作重点转入经济建设。80年代前期,农村改革的辉煌胜利,结束了我国近20年的徘徊局面。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广大群众特别是8亿农民得到了实惠,稳定了人心,使我国得以平稳渡过东欧演变、苏联解体等一系列巨大冲击。虽然我国与东欧、苏联原来的社会主义,同属传统社会主义范畴,在第三次浪潮的冲击下,走向终结。但由于我们较早地实行改革开放,使我国传统社会主义的终结方式,与东欧和苏联完全不同。
传统矛盾分析
传统社会主义社会,不同于任何其它社会,它是一个独立的特殊的社会形态,因此,必然有其独立的特殊的阶级关系。这些阶级,有的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阶级,有的是新生的阶级。下面就简单分析一下传统社会主义社会有哪些阶级。
一、新阶级
……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真的消灭了阶级吗?答案是否定的。随着传统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生产关系的逐步建立,这个社会产生了三个新的阶级。
首先产生的是特权阶级,这是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这个阶级的产生不同于其它社会统治阶级的产生。奴隶主的生存主要靠奴隶,地主阶级产生主要靠土地,资本家阶级的产生主要靠资本。而特权阶级的产生靠的是特权制度。特权阶级靠特种权力统治着传统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特权阶级比以往任何统治阶级都强大(尽管是表面上的)。
第二阶级是劳动阶级。无论是旧社会的地主和农民,还是资本家和工人,都在传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从事劳动。所谓工农商学兵都要从事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体劳动者,统构成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被统治阶级。
特权阶级与劳动阶级,是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最基本的,也是对立的阶级。
第三个阶级是知识阶级。知识阶级的构成,主要包括中高级知识分子,而不包括一般知识分子。一般知识分子,在数量上占着绝对的优势,由于他们靠脑力劳动为生,自然属于劳动阶级的一分子。而中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同特权阶级联系较为密切。这个阶级主要控制着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文化、宣传阵地,通常为特权阶级服务,不断帮助特权阶级欺骗劳动阶级。当然知识阶级除了有高于劳动阶级、歧视劳动阶级的一面外,其经常也受特权阶级的压迫,因而有时也会站在劳动阶级一方,反对特权阶级。
特权阶级、劳动阶级、知识阶级是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新阶级。阶级是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物,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被废除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一起灭亡了,这是个常识。当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确立后,产生的是新的对立阶级关系,即特权阶级与劳动阶级。而左派要争取的社会主义阶级关系是一切权力归劳动阶级,是人民大众当家作主,防止特权阶级专政。特权阶级与劳动阶级争夺统治权,这才是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实质,不懂得这一点,就不懂得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二、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其他阶级
地主阶级
地主阶级从严格意义来说,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被彻底消灭了。从经济基础领域上看不到地主阶级的存在,但在思想领域,地主阶级的文化还生存着,表现在对帝王将相,地主、清官的泛滥性传播,这种泛滥性传播说明地主阶级(即封建主义)的根基依然存在于传统社会主义社会中。想有朝一日成为新地主,幻想新的土地兼并,靠地租为生的人并没有死绝,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余毒每日每时都在毒害着人类。
农民阶级
农民阶级,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中是大量存在的。特别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初期,经过土地改革,和传统社会主义后期改革开放后的分田到户,都在加强农民阶级的社会基础,加强农民阶级的力量。尽管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中,经过集体化运动,但作为一个封建社会残余的阶级,农民阶级,是始终存在着。
小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在传统社会主义不同历史阶级上,是一个日益成长壮大的阶级。这个阶级的来源主要是农民和城市市民。所谓小资产阶级,是还不敢梦想成为资产阶级的阶级。资产阶级的雄厚的社会基础。小康社会概念和小康生活方式,就其性质来说是小资产阶级的理想王国。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又分为官僚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或者叫原始正宗资产阶级。
(1)官僚资产阶级
官僚资产阶级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中经历着三个时期,在第一个时期是社会消灭的对象,第二个时期是隐形时期,隐藏在特权阶级当中,第三个时期(改革开放后尤为突出)逐渐公开化,即官商。官僚资产阶级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是发展最快的资产阶级。这和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有关。
买办资产阶级的主要特征是卖国,与国际大资产阶级相勾结,充当国际大资产阶级的走狗。通过不断的各种低级和高级的买办行为,存在着、发展着。
买办资产阶级在传统社会主义初期和官僚资产阶级一样,是打击的对象。从表面上看,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初期基本上灭亡了。在第二个时期,买办资产阶级隐藏于特权阶级当中,偶尔露峥嵘。到传统社会主义后期,特别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买办资产阶级应运而生,逐渐兴起和强盛起来。买办资本的最高目标就是把传统社会主义变成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资产阶级命运最为不济。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之前,民族资产阶级遭受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的挤压。生存极为困难,在发生所谓社会主义革命后,又遭到革命性的打击。在传统社会主义初期,民族资产阶级受过一段保护,但很快成为打击的重点。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决定其很难和特权阶级相勾结,所以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中期,民族资产阶级以极低的水平生存着。到传统社会主义晚期(改革开放后),民族资产阶级有了发展的机会并的确发展了,但像历史上一样,其依然受着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和特权阶级的压制,不能迅速增长。民族资产阶级的命运,往往也代表着整个民族的大众命运,如果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忍受官僚买办资本压迫的话,处于底层的整个民族的大众就更加难以忍受了。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残余
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中,有时竟非常荒唐。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残余竟然存在着。在传统社会主义的中期和后期尤为可见。所谓固定工制度、户口制度,实质上是奴隶制的变种。劳动者无权决定自己的劳动对象,无人身流动自由,实质上就有奴隶味道,而掌握户口等工作调动大权的特权阶级,行使的是奴隶主的职能。至于到了传统社会主义社会晚期,有许多所谓民营企业家,没收工人的身份证,用暴力强迫工人劳动,劳动者失去人身自由,这不是奴隶主和奴隶的新生是什么?当然奴隶制残留的阶级现象是有少量的,但我认为还是提一下为好。
工人阶级
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在初级和晚期,其兴衰和各种资产阶级的命运相联系。各种资产阶级兴盛,工人阶级自然就兴盛,资产阶级的衰落和灭亡工人阶级将一块衰落和灭亡。在传统社会主义中期,工人阶级成为劳动阶级,摆脱了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但在某种程度上又受到了特权阶级的压迫。就工人阶级而言,其前途唯有炸毁一切压迫它剥削它的各种制度。
以上所述特权阶级、劳动阶级、知识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奴隶主和奴隶阶级的残余和工人阶级,构成了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部阶级基础。
三、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分析
传统社会主义社会尽管从目前来说基本上寿终正寝了,当对于有志建立未来理想社会的人们来说,分析一下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无疑还是必要的。
(一)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几大矛盾
A、特权阶级与其它所有阶级的矛盾
特权社会阶级从本质上说,应当是封建政治制度的新生。
(1)特权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关系,工人阶级的理想,是建立工人阶级为主体的阶级专政。工人阶级要想真正得到解放,除了要粉碎资本主义制度,摆脱资产阶级的反动影响,而且不应该有新的主人。工人阶级通过斗争,摆脱了资本家的锁链,不应该戴上新的锁链。工人阶级必须自己掌握国家机器,自己掌握生产资料,自己选择社会的管理者并尽可能直接管理社会。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特权阶级(按毛泽东的说法是官僚者阶级,走资派,党内资产阶级)取代了资本家的地位,继续欺压工人阶级。因此,特权阶级同工人阶级的矛盾是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矛盾。工人阶级必须明白,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他的主要敌人是特权阶级和特权制度,同其它的矛盾例如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成为次要的矛盾。
(2)特权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特权阶级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不但压迫工人阶级,而且压迫资产阶级。尽管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后期,一部分特权阶级正在蜕变为官僚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当然也有的变成民族资产阶级),并和民族资产阶级阶级勾勾搭搭,但就其整个阶级而言,他要剥削和压迫整个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特别是民族资产阶级的理想,就是建立完整的资本主义社会,摆脱特权阶级的影响。因此,在对待特权阶级问题上,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一样,都同封建特权阶级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特殊的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其取代者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就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
(3)特权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
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权阶级日益庞大,其生存条件除了压迫剥削工人阶级、资产阶级之外,必然也压迫农民阶级。农民阶级是一个日趋消灭的阶级。农民的解放首先要摆脱几千年来的小生产特点,其前途要么向资产阶级投降,要么向工人阶级投降,不论走资本主义(农场主)还是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都是规模经营,农民的前途都呈现光明。而特权阶级是不给农民阶级任何好处的阶级,其推行的小农政策令农民永无翻身之日,它同样是农民阶级的死敌。
(4)尽管地主阶级可能在未来社会中彻底死亡了,但就其阶级利益而言,同特权阶级同样是无任何共同利益。特权阶级的灭亡,给地主阶级一线希望,尽管这种希望很快变成泡影。
(5)奴隶制的残余阶级,肯定想摆脱特权阶级,天下大乱,可能使奴隶主的亡灵闪现,尽管这种闪现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瞬间消失的。
(6)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中期,劳动阶级已经形成。无论是出身哪个阶级,劳动阶级必然成为特权阶级的死敌。
(7)知识阶级。
尽管一部分知识阶级乐于寄生在特权阶级身上快乐的生活,但特权阶级无能力养活整个知识阶级。知识分子的大多数,要么成为资产阶级的生力军,要么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引路人,其他的前途是没有的。各阶级之间的斗争,实际上大多都是知识分子精英领导,在某种程度上讲是知识分子的内战。
B、资产阶级与其他阶级的矛盾
(1)资产阶级与特权阶级的矛盾
这对矛盾的具体特征前面已经叙述。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初期和中期,特权阶级处在矛盾的主导方面,在后期,资产阶级逐渐成为矛盾的主导方面。
(2)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的矛盾
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初期,是矛盾的主导方面,资产阶级处于守势。在中期,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政治斗争领域,主要矛盾方面互为胜负。在后期,资产阶级逐渐成为矛盾主导方面,工人阶级已处在群龙无首和无组织状态。随着工人阶级利益的包办人共产党的变质,工人阶级逐渐沦为资产阶级压迫剥削的对象。工人阶级成为矛盾主要方面的斗争将视资本主义社会形成后的情形而定。
(3)资产阶级与农民及小资产阶级的矛盾
在传统社会主义初期和中期,资产阶级和农民及小资产阶级的矛盾并不突出。只是到了后期,资产阶级对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和进攻才迅速加强,并不断的消灭着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阶级压迫和剥削除外)。这一对矛盾,在一般情况下,资产阶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4)资产阶级同其他阶级的矛盾如劳动阶级等,从头到尾占据着矛盾的主要方面。尽管到未来新社会,劳动阶级将成为真正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主要方面。
通过对资产阶级与其它阶级矛盾的分析,人们看到的是资产阶级的主导力量。这充分说明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基础,天然具备着向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
C、工人阶级与其它阶级的矛盾
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当中,工人阶级的历史特点决定其和所有其它阶级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工人阶级只有战胜特权阶级、资产阶级和其它各个阶级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终不断加强工人阶级的力量,使工人阶级的事业、社会主义的事业有真正胜利的可能,成为矛盾的主导方面。特权阶级和资产阶级将被消灭。而农民阶级会发生大分化,其中一部分将成为工人阶级,极少部分成为资产阶级。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将最终消失。工人阶级是未来新社会的建立健全的唯一执行人。
D、农民阶级与其它阶级的矛盾
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农民阶级一直左右摇摆。在初期和中期,他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在后期又投靠了资产阶级。农民阶级是日益消亡的阶级,在传统社会主义后期得到加强(分田到户、联产承包)只是暂时的。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农民阶级同特权阶级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其直接的受害往往来自特权阶级。
(二)、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
综上所述,不但看出。特权阶级同其它各阶级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就目前来说埋葬传统社会主义,已经成了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潮流。对于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灭亡,一切反社会主义力量弹冠相庆,这是正常的。资产阶级可以宣布说社会主义道路已经灭亡,但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可叹的是,有许多社会主义者都不能正视这个死亡,看不到传统社会主义灭亡不是真正社会主义的灭亡,而是假社会主义,修正主义的真正破产。社会主义者更应该弹冠相庆。因为这个死亡废墟上最终出现的胜利决不会是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胜利和资本主义的灭亡依然是不可避免的。
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之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真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必然成为未来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也是整个世界的主要矛盾。
如把上面主要矛盾说的更明确的话,革命要分两步走,那就是第一步要消灭特权阶级(改革开放后叫权力资本阶级),第二步再消灭资产阶级阶级,因为前者是最反动的阶级。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3 10:23
目录
概述
主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