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兼证析义》是1667年清代张倬编撰的图书。
成书背景
作者认为医道难,而伤寒为最难,伤寒而夹杂病者尤难。历代著作涉及伤寒兼证者鲜少,故撰此书专门论述。
流传版本
现存清康熙六年(1667)金阊书业堂刻本、日本享保十三年(1728)西都玉芝堂刻本、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并见于《四库全书》《中国医学大成》。
作者简介
张倬,清代医学家。字飞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名医张璐次子。幼承家学,亦以医名。尝与其兄张登参订父著《伤寒缵论》、《伤寒绪论》(1667年)。父著《张氏医通》书稿所佚目科一卷,倬为之辑成《目科治例》补入。又著《伤寒兼证析义》一卷(1667年刊)。尝谓“医道难,而伤寒为最难,伤寒而挟杂病者尤难”。又以古来伤寒合病并病,止言六经兼证,而不及杂病,故书中分立中风、虚劳等十七种杂症,设问答以剖析之。末附十二经、八脉、五运六气、方宜诸源,颇有新见。其书曾收入《伤寒大成》及《张氏医通》。
内容简介
本书论伤寒而兼杂病,包括中风、虚劳、中满肿胀、噎膈反胃、内伤、宿食、咳嗽、咽干闭塞、头风、心腹痛、亡血、多汗、积聚动气、疝气、淋浊、泻痢、胎产等17种兼夹证候,述以问答式,简单明了。论中对病因病机阐述较详,治法方药除《伤寒论》方外,增入不少后世验方。书末附十二经、八脉、运气、方宜等说。对治疗外感内伤兼夹病证有一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