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绪论
清代张璐编著的作品
《伤寒绪论》,伤寒著作,2卷。清代张璐(路玉)诠次,张登、张倬参订。刊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张璐先撰《伤寒缵论》,系以仲景《伤寒论》原文为主,予以辑编、注释;《伤寒绪论》针对《伤寒论》原书残缺,或证治内容不全之现状,广收诸家方论,在证治方面予以辨析、补阐,其自序称:“绪者,理诸家之纷纭而清出之,以翼仲景之法,汇明其源流”。张氏此编,意在使“仲景之法,了无凝滞”,使读者易学易用;但本书所补订之治疗方剂,间有配伍不够精练、方药不够纯正的缺陷。
内容简介
卷上总论,论六经、传变两感、温病、内伤、产后等四十八题,并对脉法、察色、辨舌、宜禁、劫法等进行了阐述;卷下载法热、懊、吐血、心悸、女劳复等一百种证治,并附杂方一百四十八首及刺灸穴法。认为伤寒传经除传足经外,亦有传手经者;合病多由冬时过温,少阴不藏,温气乘虚先入于里,更感寒气郁闭于外,寒热错杂而致。又认为伤寒乃冬时严寒感冒致病,春夏秋感冒非时暴寒有别于伤寒,治疗宜辛凉平解。冬温乃感冬时不正之气而病,以阳旦汤加桔梗、葳蕤治疗。温病乃冬时伏气随时行温热而发,所发之因或感非时暴寒,或因饥饱劳役,亦由房室作力,各随其经证而治之。另对伤风、寒疫、时行及风温、温疟、温疫、温毒、阳毒、阴毒、中暑、湿病等证治亦由详细论述。对于伤寒舌苔阐述了白苔、黑苔、黄苔、灰黑、兼苔及舌质在六经辨证中的意义,较前人之论颇有发展。对伤寒证候的论述亦有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简介
张璐(1617~1698),字路玉,号石顽老人,吴江(今属江苏吴县)人(《清史稿》载江南长洲人)。祖父张少峰曾在明代为官。张璐少年时攻举子业,后因明亡清兵南下,避战乱于太湖“洞庭山中十余年”(《清史稿·卷五零二》),因此弃绝科举而专心于医药学,至1659年(顺治己亥)返回故里行医与著述。
张璐将《伤寒论》体例重加酌定,参考喻昌《尚论篇》、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及各家对《伤寒论》之注释与论述,结合本人心得,于公元1667年编撰成《伤寒缵论》与《伤寒绪论》各二卷。“缵者,祖仲景之文;绪者,理诸家之纷纭而清出之,以翼仲景之法”(《清史稿》)。
张氏对脉学很有研究并富有经验,认为“入门宗派不慎,未免流于异端”,怀着“吾当以三昧水涤除尘见”之宗旨,于公元1689年撰成《诊宗三昧》(又名《石顽老人诊宗三昧》)一卷。刊行后曾多次再版,其内容被后世一些医家所引用。周中孚在《郑堂读书记·医家类》中评价此书为“与李氏《濒湖脉学》同一精密之作”。
张氏的医著中影响最大者为《张氏医通》,据作者自序说,从甲申(1644)开始撰写,至己亥(1659)完成初稿,取名《医归》,但“自惴多所未惬,难以示人”,复因其中一部分书稿散佚,因此经多年进行补充修改,令其子张以倬重修《目科治例》、张以柔重辑《痘疹心传》,至康熙乙亥(1695)才最后定稿,后以《张氏医通》书名刻印刊行。张氏写作此书,曾参考历代医籍近130种,并向当时医家尤乘、李用粹、马元仪等40余人征询意见,历时50年,易稿10次,可见写作之认真。
张氏参考《本草纲目》写作方法,于康熙乙亥(1695)撰成《本经逢原》四卷,分为32部,载药700余种,记述药名、产地、性味、炮制、《本草经》原文、发明、治法等,论述中有不少是作者本人见解。
此外,张氏于康熙戊寅(1698)撰成刊行《千金方衍义》,对《千金方》各种版本进行校勘考订,并对其中方剂注释发挥。
流传版本
现存清康熙六年(1667)刻本、日本文化元年(1804)东都亦西斋刻本、清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及石印本,并见于《伤寒大成》《张氏医书七种》等书。
影响评价
汪琥称其“诚可补仲景《伤寒论》及成氏《明理论》之未备”(《伤寒论辨证广注》)。
参考资料
文津搜索.国家图书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17 15:14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