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龙
兽脚类暴龙超科的非鸟类恐龙
伤龙是一种中大型的暴龙超科兽脚类恐龙,体长约7.5米,重约1.5吨。伤龙属下仅有一有效种,鹰爪伤龙。伤龙最早由美国伟大的古生物学家爱德华.柯普发现。柯普最开始使用的属名是暴风龙。但柯普的劲敌奥斯尼尔.马什发现这一属名已经在命名一个历螨属的物种时使用过。依据国际动物命名法的优先权规定,暴风龙的属名是无效的。因此,马什将暴风龙改名为伤龙,而种加词则沿用至今。与其它较为进步的暴龙类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伤龙拥有较大的手部。早期的复原认为伤龙有三根具有功能的手指,但是近期的研究表明它可能只有两个有功能的手指。
命名由来
爱德华.柯普最开始使用的属名是“Laelaps”即暴风龙。“Laelaps”在希腊文中有“飓风”之意,同时也是希腊神话里的神犬莱拉普斯的名字,传说中它能够捕食所有的猎物。后由于命名法的优先权问题,属名被马什改为伤龙,其含义为“撕裂”。种名鹰爪则是在描述伤龙锋利的爪子。
基本信息和形态学
伤龙的肱骨退化,但是有相对发达的手部,这是它与其它暴龙类最大的区别。其肱骨与股骨的比例约为0.375,而第一指第一指节骨与股骨的比例约为0.2。肱骨近端的三角肌脊较为退化,朝向骨干的前外侧面。三角肌脊的远端的骨干的外侧面可以看到一个卵圆形的凹陷,表面具有粗糙的结节。手部的指爪的屈肌附着点的大小与盗暴龙和更为进步的暴龙类非常相似,但是没有五彩冠龙,帝龙和始暴龙的发达。坐骨结节在内外侧向明显的扩张,约是其附近的骨干的1.7倍。股骨远端内侧髁附近的骨干的内侧面具有一个卵圆形的凹窝。腓骨的胫腓节的近端具有一个近内侧向延伸的脊,位于骨干的前面。距骨的外侧髁的外侧面具有一个“唇”状结构,并覆盖跟骨的近端面。第四跖骨的近端前面很平,截面近似为圆形,内外侧的宽度大于前后向的长度。
伤龙目前只发表过两件标本。
正型标本:ANSP 9995是一个破碎的成年个体。包含了部分保存的右侧上颌骨,右侧齿骨的碎片,右侧上隅骨碎片,侧边的牙齿,11节中段至后段尾椎,两侧的肱骨,三块手部的指节骨,耻骨的骨干,右侧坐骨的一块碎片,左侧股骨,左侧胫骨,左侧腓骨,左侧距骨,第三跖骨的中段碎片。
归入标本:AMNH FARB 2438包含了一件左侧的第四跖骨,有可能与正型属于同一个个体。
系统发育位置
布鲁萨特在2011年的伤龙骨骼学文章以及2016年的暴龙类系统发育分析里都支持伤龙属于泛暴龙类,其位置较雄关龙进步,而较虐龙,阿巴拉契亚龙,艾伯塔龙,霸王龙原始。然而另外一项发表于2013年的研究认为伤龙的位置较雄关龙原始,但比盗暴龙更为进步。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3 17:48
目录
概述
命名由来
基本信息和形态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