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杂鳞库蚊
伪杂鳞库蚊动物
伪杂鳞库蚊(Culex pseudovishnui Colless,1957)是蚊科库蚊属的一种动物。
形态特征
头顶平覆鳞和竖鳞全淡,并和后头暗色竖鳞明显对照。中胸盾鳞以淡鳞为主,暗鳞和淡鳞形成图案。后股末端黑环约占全长的1/5-1/3。幼虫栉齿很少,6-14个,端刺强壮。呼吸管末端略上翅。 形态描述 中小型蚊,翅长2.8-3.4mm,与环带库蚊很近似,区别如下: 雌蚊头顶正中盖以乳白色至灰白色平覆鳞和竖鳞,并与后头侧部的黑色竖鳞形成鲜明对照。触须通常全暗。第4节端部有时有淡鳞。食窦甲:齿行2行;背齿26-28个,中齿不突出,有一行显著而尖锐的腹齿并于两侧各形成一紧密排列的小齿簇。后股外面主要色淡,暗色和淡区划界清楚,末端黑环显著,约占全长的1/5-1/3,稀少的占1/7。 雄蚊触须第3节背白斑可缺。第2, 3节的白环约等大。喙中白环基腹面一般没有明显的长毛丛,通常仅有数根约为喙径2倍左右的长毛。尾器:阳茎背中叶掌形叶通常内侧有2个特长而向后直伸的指状突。 幼虫前胸毛4-P细小,通常2分枝,偶可一侧不分枝或分3枝(外国标本可有多分枝);7-P分3-4芒枝。腹毛6-Ⅲ-Ⅳ分3芒枝。栉齿端刺强大,侧繸基侧位,6-14个不等,大小参差不齐,排成不整齐的一行。呼吸管指数4-6.7,为尾鞍的3-4.3倍长;末段略上翘;梳齿主要有侧繸,有2个小侧牙;1-S 6-7对,多腹侧位,腹毛每株分3-4枝,侧毛1-2对。
生活习性
幼虫孳生于稻田、池塘、沼泽、沟渠和临时积水等处,在富有水生植物的清澈水体尤为习见。雌蚊嗜吸猪血和鸟血,兼吸牛、马、狗和人血。白天栖息在畜舍、人房或野外;夜间侵人畜舍和人房。在牛舍中几乎全夜活动,在黄昏后(20-22时)有明显的活动高峰;在人房,则活动高峰不明显。在贵州锦屏则发现午夜后活动复而频繁。其季节分布因地区而不同。在南方亚热带地区本种几乎经年活动;江南一带活动期约自5月至11月,7-9月为密度高峰;长江以北地区活动期约自6月至10月。
生长环境
幼虫孳生于稻田、池塘、沼泽、沟渠和临时积水等处, 尤见于富有水生植物的清澈水体。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全国各地(除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陕西, 青海, 新疆外)。
国外分布:印度, 巴基斯坦, 斯里兰卡, 马来西亚, 柬埔寨, 越南, 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 日本。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4 09:0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