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淮海省,是
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于1944年1月13日第131次会议决定撤销 “苏淮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而设立,省会
徐州,任命郝鹏举为“省长”。
历史沿革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占领的中国领土上采取“以华治华”、“分而治之”的统治策略奴役占领区人民。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占领徐州后,为了统治占领区人民,搜刮民财,网罗徐州地方民族败类,先后建立“徐州治安维持会”、“江苏省公署徐州办事处”、“苏北行政专员公署”等日伪政权机构。
1940年3月30日,汪精卫附逆,在南京成立了伪中央政府。
1942年2月19日,汪伪行政院决定“苏北行政公署”与“淮阴行政公署”合并,成立“苏淮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直属汪伪南京政府领导。
1944年1月13日,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第131次会议决定撤销“苏淮特别行政长官公署”,设立“淮海省”,省会徐州,任命
郝鹏举为省长。伪淮海省下辖23个市县。面积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00万。2月1日,正式成立伪淮海省政府。
1945年7月,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和中国东北战场失败。郝鹏举按照日军联络部的旨意召集一次联席军事会议,郝鹏举讲话表示,“徐州是四衔要地,我们在任何情况下要确保徐州及陇海、津浦两条铁路的交通安全。”郝并部署在九里山上构筑坚固工事,要求各地驻军要与“皇军”配合,随时出动,沿路巡查。8月15日,日皇宣布无条件投降。郝鹏举听到这个消息,煌恐万分。郝鹏举正感难逃国民惩罚的时候,蒋介石通电,要郝鹏举听候改编。郝感到天空出现了一丝亮光。16日下午,郝鹏举接到蒋介石来电,任命他为国民党新编第六路军总司令,并于原地待命,郝鹏举即复电遵命办理,摇身一变为国军。
存世1年零7个月的伪淮海省随着日军的投降也走到了尽头。
机构设置
伪淮海省政府机构以原“苏淮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机构为基础升格扩充而成。其主要机构有参议室、参事室、政务厅、民政厅、财政厅、建设厅、教育厅、警务厅、宣传处、官产管理处、物资调节处、税务管理处、畜产管理处、卫生处、保安处、秘书处以及税务征收局、经济局、湖田管理局、禁烟总局等。。
1、政务厅:该厅包容了“苏淮特别区行政公署”时代的秘书处、总务处、民政处等三个处的职权、人事和住址,为伪淮海省政府四厅中最大的一厅。第一任厅长方焕如,湖北人,四十岁左右。早年曾进过莫斯科中山大学研究社会问题,因此与郝鹏举有私人关系。郝鹏举到徐州接住“苏淮特别区行政长官”不久,方焕如即接替戈定远为第二任秘书长。
2、财政厅:厅长孙祖基,无锡人,四十多岁。抗战前,曾任无锡县县长,后在上海当律师七、八年。上海沧陷后,先在上海任伪实业部保险管理局长,后调任伪内政部民政司长,不久,即来徐州。
3、建设厅:主管农产、畜产、水利、通讯等。厅长李铁民,河北人,五十岁左右。李原系军人,有过少将军衔,曾在南京伪参赞武官公署和将校训练团任职,得到郝鹏举的信任。李先任“苏淮特别区行政公署”的第一任总务处长,接任工程局长,后升任建设处长;苏淮改“省”后,任建设厅长。
4、教育厅:厅长曾广炎,江西人,四十多岁,苏联中山大学出身。来苏淮前,曾在江亢虎手下任伪考试院秘书长。到徐州后,先任“苏淮特别区行政公署”民政处副处长,不久调升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
5、警务处:处长刘伯阳,天津人,三十一岁。毕业于黄埔军校,属少壮派军人。曾任“苏淮特别区”保安副司令。
6、保安处:处长张奇,河南人,四十一岁。十九岁自中学投笔从戒,毕业于陕西讲武堂,后一直在军中任职。抗战后,曾为汪伪的参赞武官公署少将参赞武官。在“苏淮特别区”先任第四区副督察专员,后任“特别区行政公署”保安处长。淮海建“省”后,仍留任保安处长。
7、宣传处:处长高汉,曾就读于日本明治大学,当过警官。汪伪中央宣传讲习所第一期受训,是汪伪宣传部长林柏生的“顶得意也是顶红的门生”。高汉于一九四三年十月到徐州后,即在郝鹏举手下任宣传处长,“苏淮特别区”改“淮海省”后继续担任此职。
8、卫生处:处长蒋本沂。
9、经济局:局长关承斌,三十五岁,毕业于北京大学法科。“七七事变”时,曾为石友三军中幕僚;事变后,也曾为石友三四处奔走于南京、洛阳、四川、陕西等地。一九四零年春,在北平投降日伪。
10、禁烟局:局长潘子钧,副局长李笠渔。禁烟局名为“禁烟”,实则鼓励、怂恿种植鸦片烟。就连当时郝鹏举的御用文人也供认不讳:“淮海省的二十余县中有三分之一的沃土良田,抛弃了电活基础的食粮”,,而去种植鸦片烟。正因为“禁烟”有利可图,是个“肥缺”,所以郝鹏举让追随他“二十余年如一日无怨无懈”的潘子钧任禁烟局长。
11、社会福利局:局长陆怡然,三十八岁,苏州人。上海特志大学法科毕业。抗战前,为国民党军统中人物。抗战后,曾先后在汪伪内政部、交通部、社会福利部任职;其间,曾两次去过日本。
行政区划
伪淮海省辖区下分为6个行政督察区,各区成立专员公署和绥靖主任公署,合署办公,由专员兼任各绥靖主任。
第一区驻铜山县,辖徐州市、铜山县、萧县、亳县。
第二区驻砀山县,辖砀山县、沛县、丰县。
第三区驻宿县,辖宿县、灵壁县、泗县。
第四区驻宿迁县,辖宿迁县、邳县、睢宁县。
第五区驻淮阴县,辖淮阴县、淮安县、涟水县、泗阳县。
第六区驻东海县,辖东海县、灌云县、赣榆县、沭阳县、阜宁县,后增辖海州市。
伪淮海省成立后其行政区划又有一些变化:
1944年10月,阜宁县改隶“苏北行政区域(省级)”。
1944年12月,由东海县析置海州市。
反动政策
监控民众
伪淮海省以封建保甲制度统治人民。乡镇以下设保,保下设甲,每保管辖10至20个甲。保、甲长都是义务工,不领工资,乡、镇上面指定谁,谁就得干,不干就是“违法”。保甲长的职责,主要是监视谁家私藏武器,特别是有抗日嫌疑的人,要随时向警察局报告,否则出了问题,要受到连坐处理。
搜刮民财
伪淮海省政府大肆搜刮民财。设立禁烟局是搜刮民财的一个卑劣手段,名为禁烟实则公开种植、贩运鸦片烟。禁烟局颁发膏店营业执照,任人开设膏店。膏店设灯、设铺,出售烟膏,供人吸食。各行业商店、旅店、行栈,以至一些家庭,均领有执照。禁烟局则大肆收取税金和牌照费。
“防共”政策
郝鹏举秉承汪伪旨意,打着“和平救国”的旗号,实则“反共”最力。《郝鹏举论》(其幕僚为献媚邀宠而编辑出版的文集)一书是这样描述的,“苏淮特别区时代军事无力,共党匪徒,曾长期割据于苏北特区、苏淮特区以至淮海省,自郝省长展开整军经武,全力剿共,淮海为中共之淮海的时代已过去了。郝省长在淮海一天,非消除共匪、封锁共匪,置之于死地不可。”1944年3月中旬,郝鹏举纠集伪军袭扰以洪泽湖为中心的淮北抗日根据地。4月下旬,郝鹏举亲临指挥,进袭“中共铜邳睢边区”(邳雎铜根据地),并进到根据地中心古邳镇,企图摧毁邳雎铜抗日根据地。1945年,抗战胜利已成定势,郝鹏举仍秉承汪伪“反共救国”的“国策”。同年春,接沛县县长报告,八路军围攻沛县甚急,请求派兵救援。郝鹏举即派部前往。1945年6月17日,汪伪政权已岌岌可危,陈公博一行抵徐州视察,检阅了徐州绥靖军,还发表谈话说,不管时局如何紧迫,都不改变“和平反共救国”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