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鸟龙类是
虚骨龙类恐龙中似鸟龙类化石分布于欧亚大陆及北美的白垩纪地层,这类小巧的陆地奔跑型虚骨龙类最长可达5米,后肢细长,三指型前肢不太长,颈长,头小。
摘 要:
镰刀龙类(又称“懒龙”)是一类奇特的植食性兽脚类恐龙,化石记录主要局限于亚洲白垩纪地层中。由于镰刀龙类极其特化的形态和化石材料的局限性,这类恐龙的系统位置存在较多的争议。最近的发现(Russell and Dong,1994;Xu et al.,1999)表明这类恐龙属于虚骨龙类,但其更为具体的系统位置依然存在争议(Sues,1997;Makovicky and Sues,1998;Xu et al.,1999;Sereno,1999)。新发现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赛罕高毕上白垩统二连组的镰刀龙类化石材料代表这类恐龙的一个新属种。杨氏内蒙古龙(Neimongosaurus yangigen.etsp.nov.)的正型标本为一较为完整的骨架,是已知镰刀龙类当中第一件在同一个体中保存了大多数脊椎和几乎所有肢骨的标本。依据以下特征将内蒙古龙归入镰刀龙超科:U形的下颌联合部、齿骨前端向下弯曲、齿骨前部没有牙齿、牙齿有一个收缩的基部、近圆形的齿根和叶形的齿冠、前部颈椎的神经脊低矮而轴向较长、后部颈椎背视呈X形、肱骨近端角状、肱骨有后转子、肱骨的尺骨髁和挠骨髁位于前部并为一狭窄槽分开、肠骨的耻骨柄细长而坐骨柄短以及跖部短。内蒙古龙的以下特征区别于其他镰刀龙类:前部尾椎的横突下部有一圆形的窝,桡骨二头肌结节点非常发育,后足践节近端跟部非常发育,胫骨的腓骨嵴长,明显超过胫骨长度的一半,肠骨髋臼前支外侧面转向背方,尾椎前关节突向两侧侧伸明显。镰刀龙类有一些未见于其他手盗龙类的特征,表明这类恐龙较为原始,可能和似鸟龙类关系较近(Sereno,1999),但其他一些证据表明镰刀龙类较为进步,可能和窃蛋龙类关系较近(Makovicky and Sues,1998;Xu et al.,1999)。内蒙古龙高度气孔化的脊椎和进步的肩带形态表明镰刀龙类相当进步。其中加长的颈部和缩短的尾部等特征非常类似于
窃蛋龙类。这些特征的发现支持了镰刀龙类和窃蛋龙类的系统关系较近的假说。
似鸟龙类(Ornithomimosauria)包括与
似鸟龙(Ornithomimus)更为相近而与
手盗龙类更为疏远的恐龙。似鸟龙类喙状的前颌骨扩大,次生腭由前颌骨和上颌骨组成,下颞孔减小,肱骨轻巧且其三角嵴不发达,手部长,一般达到后肢长度的一半,掌骨部分与指骨部分长度大体相等,指爪不甚锋利,骨加长,达胫骨长的80%,趾节短而粗壮。此外,一般具大的的眶窝、低矮的吻部及缩短的颞区,大多数属的牙齿已退化,外鼻孔长且接近吻端,具2~3个眶前窗且最后一个最大,颅顶突出,颈椎10枚、背椎13枚、荐椎5~6枚、尾椎多于40枚,耻骨末端愈合且有前后向扩展的耻骨脚。以前多数学者认为似鸟龙类与
伤齿龙科的关系更为接近,但现在认为伤齿龙科与
驰龙科(Dromaeosauridae)的关系更为接近。似鸟龙类通常被认为是肉食性的,以小的脊椎动物或
无脊椎动物为食,但也有人持素食性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