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鹅龙(
学名:Anserimimus planinychus),又名似雁龙。似鹅龙是似鸟龙科下的一个属,
生活于上白垩纪的
蒙古。它是瘦长及快速奔走的
恐龙,身长约3米,可能是
杂食性的动物。就已知的化石得知,它与其他似鸟龙科极类似,唯它的前肢十分
强壮。
蒙古古生物学家瑞钦·巴思钵(Rinchen Barsbold)于1988年命名似鹅龙,属名尤古希腊文的“anser”(意即“
鹅”)及“mimos”(意即“模仿”)结合而成。虽然似鹅龙并非外形类似一只鹅,而是
似鸟龙下目常以不同种类的鸟类来命名,如
似鸵龙、
似鸡龙及
似鹈鹕龙。似鹅龙的唯一种称为扁爪似鹅龙(A. planinychus),名称是由拉丁文的“planus”(意即“扁”)及古希腊文“onychos”(意即“爪”),是指它独有的扁爪。
似鹅龙及
似鸡龙都是在蒙古的耐梅盖特组(Nemegt Formation)中的不同地方被发现。在1970年代末期,
苏联及蒙古的联合考察队于在
戈壁沙漠的
巴彦洪戈尔省发现似鹅龙的化石。这个地层过去是个曲折河流的
冲积平原,时代追溯至上白垩纪的麦斯特里希特阶,距今约7400万到6500万年前。生活在相同地区及时代的其他恐龙包含:
兽脚亚目的
特暴龙及
恐手龙,与及体型较小的
驰龙科、
偷蛋龙下目、
伤齿龙科、以及鸟类,其他的
草食性恐龙则包括
鸭嘴龙科的
巴思钵氏龙与
栉龙、
甲龙科的
多智龙、以及数种
蜥脚形亚目泰坦巨龙类恐龙与厚头龙类。
似鹅龙只有一个标本,包含了大部份的前肢及后肢、部份肩膀及
骨盆及背椎。瑞钦·巴思钵并没有就这些骨头作出详细的描述,只是着重于似鹅龙与其他似鸟龙科的特征差异。似鹅龙的指爪是长及直的,而底面接近扁平。前肢亦比其他似鸟龙科强壮,在
肩胛骨及
肱骨上有冠状物,让较大的
肌肉如
二头肌可以附在上面。
似鹅龙的强壮前臂与直指爪的功能仍然未知。它可能显示似鹅龙的食性或觅食方法与其他似鸟龙科不同,不过由于没有似鹅龙的
头颅骨,它的食性将很难确定。
科学家指出似鸟龙科是从
肉食性的
兽脚亚目演化而来,故它应该是
杂食性的或更是
草食性的。另一只蒙古似鸟龙科的似鸡龙,在
上颌及
下颌有着像梳子的沟痕,其功能可能是用来从水中过滤食物,就像
雁形目及
红鹤。由于大部份似鸟龙科都出没于近水的环境,这种觅食的模式可能在科内,连同似鹅龙亦是一样。
似鹅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恐龙,它名副其实的像雌鹅,它的前肢比其他
似鸟龙类都常发达,有力。这样的手臂显示,似鹅龙可能挖掘地下的小昆虫或掠夺恐龙蛋来充当食物。
似鹅龙是属于
似鸟龙下目的原始似鸟龙科恐龙。它的近亲是
似鸡龙[2][3]。其他研究则不能确定它与其他似鸟龙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