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体(拼音:tǐ、tī),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体”的繁体字写作“體”,是形声字,字形从骨为形,豊(lǐ)为声。另有一个同形字“体”(bèn),义同“笨”。“體”的简化字晚出,“体(體)”的本义指身体各部位,也指身体的某一部分。引申为本体、实体,又引申指文字的书写形式或作品的体裁,还引申指体制。除以上意思之外,“体”还有体察、领会之义。体己也写作梯己,即贴心的、亲近的,体读作tī。
字源演变
形声字。体字繁体写作“體”。就已有的出土的文字资料来看,“體”字最早见于战国。它的初文有三种异体:體、軆和𦡊。楚系文字中,“體” (图1)“𦡊”(图2)并见;河北中山王厝器则作“軆”(图3)。“體” “軆”“𦡊”都是形声字,它们的声旁相同,都是从“豊(lǐ)”表声,形旁从骨、从身与从肉表义相通,都与人体有关。后世通用“體”。今“體”简化为“体”,“体”是“體”的会意俗体字,大约出现于宋代前后。“体”从人从本,人之本即身体。
古书中还有一个同形字“体”,是“笨”的形声俗体字,意为愚劣、粗笨,与“体(體)”非一字。
“体(體)”的本义就是身体,是身体外部所能看见的各个部位(或器官)的总称。“体”也指身体的一部分。例如《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因为人体是外部能看见的,推而广之,由人体引申指事物的形态、形体。例如《易经·系辞上》:“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又引申特指几何学上具有长宽高的形体,长方体。
身体的各个部位是人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引申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根本,例如《汉书·贾谊传》:“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又引申指本质,本性,例如《吕氏春秋·情欲》:“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明白事物的本质以后就可以和其他事物相区分,故而又引申指分,区分。例如《周礼·天官·冢宰》:“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高官分职,以民为极。”郑玄注:“体犹分也。”
身体有一定的结构,故又引申指体统,即事物整体的规格、形式和规矩,例如汉张衡《西京赋》:“高祖创业,继体承基。”又引申特指舞蹈的表演形式、文字的书写形体、文章的体裁风格等,如“书体”“字体”“文体”等。
由身体又引申为亲身,例如《后汉书·班彪传下附班固》:“体行德本,正性也;逢吉丁辰,景命也。”又引申指体贴、体谅、体恤,例如《礼记·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经过亲身实践,会对事物有所了解和亲近,所以又引申指亲近,联结,例如《礼记·文王世子》:“公族朝于内朝,内亲也,虽有贵者以齿,明父子也;外朝以官,体异姓也。”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训释
说文解字
【卷四】【骨部】他礼切(tǐ)
总十二属也。从骨豊声。
说文解字注
“总十二属也”注:十二属许未详言,今以人体及许书核之,首之属有三:曰顶、曰面、曰颐;身之属三:曰肩、曰脊、曰𡱂;手之属三:曰厷、曰臂、曰手。足之属三:曰股、曰胫、曰足。合《说文》全书求之,以十二者统之,皆此十二者所分属也。
“从骨豊声”注:他礼切,十五部。
广韵
他礼切,上荠透 ‖ 豊声脂2部(tǐ)
体(體),体身也。又生也。他礼切。八。
蒲本切,上混并 ‖ 本声文1部(bèn)
体,麤皃。又劣也。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部】 体;部外笔画:5
《广韵》蒲本切。《集韵》部本切,并盆上声。劣也。
又麤貌。与笨同。《通雅》:輀车之夫曰体夫。唐懿宗咸通十二年葬,同昌公主赐酒饼餤四十橐驼,以飤体夫。注:体,蒲本反。体夫,轝柩之夫。
俗书四体之體,省作体,误。
【亥集上】【骨部】 體;部外笔画:13
古文:𩪆
《唐韵》《正韵》他礼切。《集韵》《韵会》土礼切,并涕上声。《说文》:总十二属也。《释名》:体,第也。骨肉毛血表里大小相次第也。《广韵》:四支也。《礼·中庸》:动乎四体。
又《易·文言》:君子体仁,足以长人。疏:体包仁道。
又《书·毕命》:辞尚体要。注:辞以理实为要。
又《诗·衞风》: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传:体,兆卦之体。
又《诗·大雅》:方苞方体,维叶泥泥。笺:体,成形也。
又《周礼·天官》:体国经野。注:体,犹分也。
又《周礼·天官·内饔》:辨体名肉物。注:体名,脊胁臂臑之属。
又《礼·文王世子》:外朝以官体异姓也。注:体,犹连结也。
又《礼·学记》:就贤体远。注:体,犹亲也。
又《礼·中庸》:体物而不可遗。注:犹生也。
又《礼·中庸》:体群臣也。注:犹接纳也。
又《左传·昭二十年》:声亦如味,一气二体。疏:乐之动身体者,唯有舞耳。舞者有文武二体。
《广韵》:俗作軆。《集韵》作躰。《增韵》俗作体,非。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亻”窄“本”宽,顶部“亻”低,底部“本”低。“亻”,两笔在横中线上方相接。“本”,横在横中线上方竖在竖中线右侧;撇笔撇尖伸向“亻”下侧,撇尖、捺脚持平。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中上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
参考资料
.汉典.
.搜韵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0 23:59
目录
概述
字源演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