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培训和教育形式。它最早源自库尔特·汉恩的外展训练学校(Outward Bound),通过野外训练让参加者提升生存和人际能力,改善人格和
心理素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体验式教育迅速发展。特别是体验式培训,在提高员工素质方面显示出突出的优势,各种体验式
培训机构和公司迅速发展起来。体验式教育在大、中、小学也得到推广。
“体验”的“体”,意为设身处地、亲身经历;“验”,意为察看感受、验证查考。体验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讲,体验是“理智的直觉”,是建立在个体“内部知觉”基础上的一种特殊活动,它总是与个体的自我意识紧紧相连的。所以,从词源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也需要亲身经历,亲自验证,才能获得科学知识,养成道德品质,掌握技能。
(1)
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更是发展的主体、体验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将德育内化为身心发展的需要。教师所创设的氛围是供学生体验的,学生又正好在体验中学到道德知识,形成道德行为。
(2)活动性原则。德育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在
体验式教学中,要让学生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活动和其它实践活动。这是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形成道德行为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长时期的不断参与活动,获得大量的知识和经验。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将活动的过程、方法、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寓德育于活动之中,有目的地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道德水平。
(3)探究性原则。引导学生探究是实践体验理论的有效形式,“
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探究活动,提倡
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课程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景中,通过教师引导、小组合作、个人研究等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认识能力、参与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
由此可见,
体验式教学是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并由此发展学生适应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个性成长的教学方式。如在德育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就是让学生亲历某件事(包括心理上的亲历和参与实践活动亲身经历或“亲为”),从中获得真切感受,以提升道德认识,并激发起相应的道德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