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仁棠
广东省烈士
何仁棠(1910~1934)字阳苍,是澄迈县新吴区龙楼村人。1930年,在广州革命形势的吸引下。他离开了厦门大学,考进了中山大学经济系本科深造。何仁棠最早参加了“广州文总”。是“广州文总”下属组织“社联”的中坚分子。于1934年8月1日下午,在广州东郊黄花岗畔,同温盛刚、谭国标、凌伯骥,赖仁仿、郑挺秀一起,英勇就义。
何仁棠(1910~1934)字阳苍,是澄迈县新吴区龙楼村人。何仁棠聪明、勤学。少年在家乡小学读书,后考进琼海现海南中学就读,再转读于南京中英中学,在中、小学就读时皆品学兼优。1929年考进厦门大学就读。1930年,在广州革命形势的吸引下。他离开了厦门大学,考进了中山大学经济系本科深造。“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他和中大进步同学凌伯骥、赖仁仿等人一起,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投身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路的伟大斗争中。何仁棠最早参加了“广州文总”。是“广州文总”下属组织“社联”的中坚分子。他和“广州文总”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的温盛刚关系很密切,经常在维新路今起义路41号他的住处商谈和联系工作,撰写文章和散发传单。何仁棠同“广州文总”同志的爱国革命行动,引起国民党广州当局的头目陈济棠,视为肉中刺眼中钉,陈济棠为配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井岗山的围剿,在广州对共产党人和抗日救亡的爱国志士仁人,进行大逮捕、大屠杀。由于叛徒冯玉书出卖,1934年1月28日晚,何仁棠在维新路41号住处被敌人逮捕,囚禁于广州公安局特别侦缉部第二监仓里,在狱中,他受尽敌人的“坐老虎凳”、“飞机吊”等酷刑折磨,可是他为了保护革命组织和同志们的安全,坚贞不屈地同敌人进行了英勇而坚决的斗争。他在狱期间,党组织和他的胞兄何仁楷为营救他出狱,四出奔走,费尽心血,花了不少钱财,终因是“特别政治犯”营救无效。于1934年8月1日下午,在广州东郊黄花岗畔,同温盛刚、谭国标、凌伯骥,赖仁仿、郑挺秀一起,英勇就义。临刑前,六烈士手拉手,高唱国际歌,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等口号,从容赴刑场,他牺牲时仅24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2 17:04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