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凤生(1932年6月26日—2004年11月16日),女,贵州省贵定县人,职业神经病学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生平
早期及学习
1932年6月26日,何凤生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时在抗日战争大后方的艰苦环境中度过。
1937年,五岁的何凤生从开始上小学。
1945年五年级时跳班考取初中南京中华女子中学。
1946年进入南京中央大学附属中学。
1948年年仅16岁的何凤生以连年第一名的成绩保送进入南京中央大学,在母亲的影响下选择了医学。
工作经历
1955年,何凤生毕业于原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医学本科。同年在北京和平医院神经内科工作,担任住院医师。
1961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工作,担任副研究员。
1963年,到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病理学家
黄克维教授的实验室中进修神经病理。
1979年9月,到英国进修神经病理。
1982年,何凤生回国后继续研究氯丙烯的周围神经毒性,提出车间空气中氯丙烯最高允许浓度的建议值。
1985年1月,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工作,担任所长。
1991年,到世界卫生组织日内瓦总部工作。
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12月,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工作,担任名誉所长。
2004年11月16日21时54分,何凤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2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何凤生在多年的科学研究中,对多种毒物及职业有害因素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应用职业流行病学、神经行为学、神经病理、电生理、生化及神经放射学等新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将神经病学与职业医学相结合,取得独创性科研成果,开创中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新学科“职业神经病学”。
20世纪70—80年代,在中国生产丙烯磺酸钠及环氧氯丙烷的工厂中,成批的工人出现周围神经病的症状,病因未能明确,何凤生及其同事通过流行病学、临床、毒理与神经病理等历时十年的研究,在中国国内外首次证实这些工厂所用的原料氯丙烯为周围神经毒物,其神经病理具有中枢—周围性远端型轴索病的特点,从而丰富了中毒性神经病发病机制的新理论。对中国氯丙烯职业危害的防治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为保护作业工人的健康做出了贡献。
20世纪80年代,中国北方每年冬季曾流行原因不明的急性脑病,患儿表现抽搐、昏迷和迟发的肌张力不全,病死率极高,经中国学者初步探明为变质甘蔗滋长节菱孢产生的霉菌毒素3—硝基丙酸所致中毒后,何凤生和她的同事通过临床CT及MRI在中国国内外首先发现该病有对称的选择性壳核及苍白球病变,并成功地应用节菱孢提取液及 3—硝基丙酸染毒动物制成相似的脑部病变模型,从神经病理学及神经生化学进一步证实此病因,为其后彻底控制该病做出了贡献。
人才培养
何凤生从事职业病的预防控制研究多年,截至2004年11月22日,何凤生共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博士研究生13名、博士后4名。她培养的许多学生已成为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通过各种职业卫生学习班,为中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专业培养了近千余名专业人才。
荣誉表彰
出版著作
何凤生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万方数据库收录130余篇,节选部分论文如下。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何凤生是中国职业医学的著名专家,她政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她作风正派,顾全大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诚恳,待人热情,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她具有执著探索、勇攀科研高峰的开拓精神,扎扎实实、注重一线务实的工作作风,治学严谨、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乐观豁达、积极勤勉的人生态度,她将自己毕生的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和预防医学事业(中国工程院评)
何凤生是中国职业神经病学的奠基人,神经毒理学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评)